帝國軍離開塔博爾後向著東北方向進發,繞路消耗了額外幾天的時間。
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大軍繞開了伏爾塔瓦河密密麻麻的支流,現在正從東邊的開闊地帶向布拉格逼近。
伊日也並非毫無防備,他派出的斥候提前偵察到了帝國軍繞路的情報。
作為一個聲名不顯卻戰功赫赫的老練軍事家,伊日敏銳地捕捉到了帝國軍的意圖。
他馬上率領軍隊開始轉移,在庫騰堡附近挑選好位置重新佈置陣地,等待帝國軍的到來。
某日清晨,匈牙利斥候偵察到前方的山丘上有敵人的蹤跡,拉斯洛和將領們馬上意識到與伊日的決戰近在眼前。
“諸位,走吧,我們去探查一下敵人的情況。”
拉斯洛招呼眾人一同出營,在貝拉•埃斯特的近衛騎兵護送之下來到一處視野良好的位置,從這裡可以大致觀察到胡斯派叛軍的情況。
眼前的一幕令眾人震驚。
只見坡度不大的山坡上整齊排布著胡斯戰車,不用想戰車後面就是嚴陣以待的胡斯派叛軍。
在山丘的右面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在左面則是庫騰堡,想要繞過去就不得不防備胡斯叛軍的襲擊,對部隊計程車氣也會造成不小的打擊。
最關鍵的是補給問題,大軍繞道而行,軍需補給的困難大大增加,現在又要繞道,只會平添損耗。
可是直接強攻的話,帝國軍勢必會遭受巨大的傷亡,甚至很可能戰敗。
畢竟胡斯車堡的強大,在場的眾人都深有體會,尤其是在這種極佳的地理條件下,胡斯車堡能發揮近乎無限的潛力。
“我還真是......小瞧伊日了。”
拉斯洛有些頭疼,沒想到伊日居然能給他出這麼大一個難題。
阿道夫倒是沒有感到意外,他在戰前就聽到一些訊息,在伊日的軍隊中有他昔日的戰友,他們雖然厭棄伊日,但卻熱愛波西米亞。
這些塔博爾派的軍人為了波西米亞的未來,選擇與迫害他們的聖盃派和解,兩派自1424年分裂後,再一次組成絕望的同盟,抵抗來勢洶洶的帝國軍。
這些戰車恐怕就是他們帶來的,戰車可以立刻使一個從未受過訓練的農民輕鬆擊潰一個訓練有素的騎士,因為戰車的本質就是可移動的簡易城牆。
大量裝備胡斯戰車以後,即便是一群烏合之眾也會因為不再受到騎士衝擊的威脅而變得富有勇氣和戰鬥意志。
再搭配上操作簡單的十字弩,火門槍和長矛,很輕易就能擊潰盲目衝鋒的敵人。
好在帝國軍並不盲目,這邊的指揮官也是曾經的塔博爾派將領,阿道夫馬上便想出了對策。
“陛下,我有辦法可以擊敗敵軍。”
阿道夫的話馬上引起了眾人的好奇,畢竟庫騰堡是阿道夫的老家,他對這附近的地形肯定是瞭如指掌,又是曾經的胡斯軍將領,是最有可能想出對策的人。
拉斯洛急切地問道:“對面卡住這樣關鍵的地形,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應對?”
阿道夫胸有成竹,將他的計謀告知眾人:“直接進攻車堡無疑是愚蠢的,所以我們得打持久的消耗戰,逼迫敵人從龜殼裡鑽出來主動進攻。我軍只需要暗中派遣一支別動隊繞過庫騰堡到叛軍背後截斷他們的補給,我們在正面同樣擺好車堡時刻防備,使用我們數量龐大的火炮帶來的火力優勢打擊敵人的車堡,削弱他們計程車氣——雖然低打高效果一般,但絕對能威脅到叛軍的車堡。胡斯叛軍絕大部分都是步兵,面對騎兵,尤其是匈雅提率領的精銳騎兵的襲擾必然毫無辦法,這樣一來他們就成了甕中之鱉,無路可退。一旦他們發動進攻,別動隊便可從背後襲擊敵軍的車堡,我們在正面頂住敵人的衝擊,輕而易舉就能全殲叛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