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也納以南幾十公里處,位於維也納-格拉茨連線的中點附近,有一座繁榮的自由城市,名叫維也納新城。
這裡是腓特烈擔任奧地利攝政期間主要經營的城市之一,他在這裡修建了家族宮殿,並作為他攝政時期的治所——這座城市可以很方便地控制奧地利本部和施蒂利亞地區。
在腓特烈被轉封到保加利亞後,這座城市和家族宮殿也落到了拉斯洛手中,成為一個行宮所在地。
在後世,這裡有一所重要的維也納新城軍事學院,一位名叫隆美爾的將軍曾擔任過這所學校的校長。
現在維也納新城是帝國獨立軍的長期駐地,在這裡駐紮軍隊可以控制整個奧地利的核心區,甚至還能影響匈牙利。
至於原本在維也納城郊的莊園駐地已經被打造成了一座小型的堡壘,現在被歸還給莊園的主人,也就是拉斯洛。
拉斯洛要在維也納新城建立奧地利的第一所軍事學院,就取名叫奧地利軍事學院。
他在城郊的獨立軍駐地附近劃了一片區域給這所學院,大批勞工被招募到此建設新學校。
學校目前只招收擁有貴族身份的學生,主要面向騎士階層招收學員。
在課程方面,按照奧地利軍隊的組成,拉斯洛劃分了炮兵科,步兵科與騎兵科。
一些因傷退役的優秀軍官和一些在役軍官被皇帝選中作為學院的教員。
他們首先組成三個學科委員會,總結這麼多年以來的戰爭經驗,將這些經驗整理成冊,在由宮廷軍事委員會和皇帝審閱過後將作為教材使用。
在學院旁邊同步建設的還有一個步兵訓練場和劍術道場。
當拉斯洛向貢特爾提及雙手劍士的數量和比例在經歷數次大戰後急劇減少的問題時,貢特爾向他推薦了一位有名的大劍士漢斯·塔爾霍夫。
這位劍術大師早年間在薩爾茨堡-巴伐利亞地區生活,當然,作為一名武術家,他乾的多是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有一次他被抓住,險些被判處絞刑,死裡逃生後塔爾霍夫決定金盆洗手,逃到符騰堡為當地貴族工作。
他同時兼職雙酬傭兵團的劍術指導直到傭兵團離開斯圖加特到維也納為皇帝效力。
此時塔爾霍夫正在符騰堡為當地的貴族科尼賽克家族服務。
在收到貢特爾的邀請後,他欣然來到維也納,還帶來了他結合畢生所學創作的五份劍擊手冊。
只是上面所畫的部分內容讓拉斯洛笑得肚子有點痛,比如第一本手冊的開頭十張圖完美教導一個雙手劍士如何從入門到入土。
第十張紙上畫的就是棺材入土......
這劍術大師還蠻惡趣味的,而且他的手稿後半部分全在討論各種可怕的酷刑工具。
雖然裡面摻雜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但從主要內容來看,塔爾霍夫的確是一位劍術大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