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地利到日不落帝國

第106章 騎士團的選擇

海因裡希面色稍緩,起碼這還留了一條生路,他盯著維爾弗裡德,等待著他的下文。

“第二條路,騎士團保持獨立,但是普魯士聯盟城市將併入帝國接受皇帝的保護。”

看似兩條路,其實一條路。

海因裡希心有不甘,反駁道∶“根據1453年維也納宮廷法院的裁決,普魯士聯盟的叛亂行徑是非法的,難道皇帝陛下連自己宮廷法院的判決都要推翻?”

“此言差矣,大團長。”維爾弗裡德對此早有預料,“當初的判決最終導致了這場戰爭,這不正說明判決並不合理嗎?想要通向和平,最好各退一步。”

海因裡希默然,這場戰爭已經打到第五個年頭,騎士團眼看就要油盡燈枯,如果激怒皇帝,這場戰爭恐怕會繼續下去,到那時還能不能有現在這麼好的條件都很難說......不如說幾乎不可能有比第一條更好的條件了。

“啊,我忘了說,無論您選擇哪條路,與波蘭的不平等條約都會一筆勾銷,同時波蘭會支付一筆不菲的戰爭賠款並割讓部分土地給騎士團。如果您選擇第一條,可以獲得多布任地區,如果您選擇第二條,作為補償,波蘭將割讓維斯瓦河以北全部的土地給騎士團。”

“異想天開!”海因裡希嗤笑一聲,“波蘭國王怎麼可能同意這樣的條件?維斯瓦河北岸的土地可有一大半都是他自己的領地。”

“先不論他是否同意,您的選擇是什麼?”

“我需要與其他人商量一下。”

“您請便。”

海因裡希召集了騎士團的高層們進行商討,所有人一致同意皇帝提出的第一個選擇,這是一個體面的收場。

得出結論後,大團長再次找到維爾弗裡德,告知他騎士團最終的決定。

“明智的選擇,大團長閣下。”

“我能問一下,皇帝打算怎麼讓波蘭人同意賠款和割地呢?”

“當然是用——”維爾弗裡德指了指大團長腰間的佩劍。

海因裡希微微一愣,看向維爾弗裡德的眼神馬上變得不一樣了。

“皇帝陛下也許需要騎士團的幫助。”

“當然,不過您最好還是先率領軍隊撤回安全的區域,在這裡駐軍終歸會讓局勢變得更加緊張。”

海因裡希微微頷首∶“我會認真考慮您的建議。”

與騎士團的談判終於結束,維爾弗裡德再次啟程前往但澤,既然騎士團已經鬆口了,皇帝自然也不再需要普魯士聯盟的效忠。

真把普魯士聯盟分裂出去,那條頓騎士團就徹底廢了,以後誰幫皇帝鉗制波蘭和立陶宛呢?

接下來他只需要重返但澤說服普魯士聯盟同意和解,和談的事基本上就妥了。

至於託倫城中的守軍,他們並不代表任何一方勢力,完全是一支孤軍,拉斯洛也沒有與他們談判的想法,這種事還是留給博萊斯瓦夫四世去頭疼好了。

託倫的守軍有一部分是大波蘭,庫亞維亞還有普魯士地區的徵召兵,另一部分是來自波西米亞的僱傭兵,只有少數來自波蘭其他地區的部隊。

他們的軍餉和補給現在都由普魯士聯盟承擔。

本來,在聽聞瓦迪斯瓦夫三世戰死的訊息後,這支部隊眼看就要解散,但約翰尼斯與盧比佐夫斯基為了保住託倫以及後方的波蘭領土,攜手穩住了這支普魯士地區唯一能作戰的波蘭軍。

他們實際上已經不完全算波蘭王國的軍隊了,而是一支波蘭人,普魯士人和波西米亞人組成的僱傭軍,在這裡牢牢抵擋住騎士團的反攻。

大波蘭和庫亞維雅的貴族們在波茲南進行了一次集會,最終他們決定向新國王效忠,不論先前有什麼樣的矛盾,他們終究需要波蘭國王提供的保護。

波蘭王國的內亂在瓦迪斯瓦夫三世死後迅速平息,但是加利西亞地區(波蘭東部)的貴族們卻並未解散他們的武裝聯盟——他們似乎試圖從波蘭分離出去,建立一個由魯塞尼亞人統治的國家,即加利西亞—沃里尼亞王國。

現在,博萊斯瓦夫四世西有條頓騎士團,東有不願臣服的魯塞尼亞貴族,南有神聖羅馬帝國,北有立陶宛大公國,情況看起來相當不妙。

令他稍微感到欣慰的是,條頓騎士團如今元氣大傷不成問題,立陶宛大公目前並沒有召集軍隊,皇帝也同意主持波蘭與騎士團的和談,至於王國東部的反叛,只要沒有外部威脅,他很快就能掃平叛亂。

“國王陛下,帝國皇帝帶著一支龐大的軍隊離開維也納向北方進發。而且,駐紮在布拉格和庫騰堡的一部分帝國軍已經抵達了佈雷斯勞,軍力在五千人以上!”

聽到間諜總管的報告,博萊斯瓦夫瞪大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

佈雷斯勞是西里西亞地區的重要城鎮,也是布拉格—克拉科夫貿易線的重要中轉站。

最重要的是,從佈雷斯勞出發只需要不到兩週的時間就可以抵達克拉科夫,距離波蘭西部重鎮波茲南更是咫尺之遙。

“他到底要幹什麼?!快去,把奧地利的外交官請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