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請陛下做太上皇

第85章 太子請纓,青雀出征

這倒是出乎了李世民的預料,李世民就說:“上次,你出兵到吐谷渾去,帶了兩千人馬,被人家差點包了餃子,你這次去能有把握打贏嗎?”

“那一次,兒臣是大意了,因為他們之前籤的有協議,協議上說他們願意投降大唐,所以兒臣沒有防範,才被他們包圍。

這次情況不同了,兒臣肯定會做好充分的準備,然後,出其不意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此次出兵,兒臣一定能夠收復吐谷渾,活捉伏允可汗,把他押回長安。”

李泰信心十足。

李世民微微頷首,心想這小子現在長得人高馬大的,果然有男子漢的氣派。

可是,長孫皇后不同意:“一是,你年齡太小,沒有領兵作戰的經驗;

二是,我們現在的主要精力要放在發展生產上面,等幾年再說。”

“你們放心,伏允絕不是我們的對手,”李泰跪在地上,“懇請父皇和母后允許兒臣出兵征討吐谷渾,如果不勝的話,願立軍令狀!”

李世民見他信心十足,一方面想讓他歷練,另一方面,他也著實把伏允給恨上了。

大唐剛剛建立之時,那是多麼艱難,不也把周邊的那些割據勢力都滅了嗎?

如今的大唐再不濟,比起那會兒還是要強許多。

長孫皇后本來是不同意出兵的,架不住李泰這樣苦苦的哀求,道:“既然如此,陛下,那你看著辦吧。”

李世民語重心長地說:“泰兒,你要知恥而後勇,上一次你被吐谷渾的軍隊圍住了,這一次一定要把面子找回來。

這樣吧,朕封你為徵西大將軍,給你十萬軍隊,其中五馬騎兵,五萬步兵,擇日出師,把吐谷渾給朕滅了,再把伏允那個老小子押到長安來,朕要當面問問他,朕到底哪裡對不住他,為什麼他要屢次侵犯我們大唐的邊境?”

李泰聽李世民這麼一說,激動壞了,趴在地上磕頭:“兒臣領旨!”

東宮。

李承乾製作了一個沙盤,在沙盤上面有吐谷渾、吐蕃、高昌、西突厥和龜茲等國,他反覆的模擬和推演,如果出兵吐谷渾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他把各種糟糕的情況都想到了,做到心中有數。

這就叫未料勝,先料敗!

李承乾心想如果出兵吐谷渾,該如何進兵呢?

他心念所動之處,忽見在戰略模擬器的螢幕上顯示:【河西走廊一帶地處大唐西南方向,山道也多,地形複雜,當首選騎兵出擊,騎兵和步兵相互配合是最好的進攻方式。】

【以前吐谷渾和吐蕃相互結成聯盟,一方有難,另一方肯定會派兵支援;

如今宿主幫著松贊干布報了殺父之仇,如果宿主親自統兵征伐吐谷渾的話,那麼,吐蕃應該不會出兵支援吐谷渾的;

若是其他人統兵前去的話,那可就不好說了;】

【吐谷渾和西突厥、高昌等國家有聯盟,所以,瓦解他們的聯盟是進軍的首要條件,否則,打吐谷渾,就是攻打西域諸國;】

【吐谷渾的騎兵十分厲害,他們的戰馬大多都是良馬;奔跑的速度和耐力都比中原的馬匹要強;擅長長途奔襲;】

【因此,如果出兵吐谷渾的話,必須高度重視他們的騎兵,提前做好應對之策;】

……

就在這時,蘇婉風風火火地從外面進來了,剛一見面,就說:“殿下,你不要再演練了,你搞這些都沒用。”

李承乾見她氣色不正,問道:“你這是怎麼了?”

“你父皇已經封李泰為徵西大將軍,讓他統兵十萬前去攻打吐谷渾,你知不知道?”

這事李承乾是真不知道,他一皺眉:“你是怎麼知道的?”

“你母后的婢女採湘和雪兒的關係要好,她聽說了,所以,跑來對雪兒說了。我發現李泰是真有意思,為什麼你每次要幹什麼事,他總是和你爭呢?

你父皇也太偏心眼兒了,一下子就給了他十萬軍隊。

他有了這麼多的軍隊,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了。

為什麼你總是做人家的嫁衣裳呢?”蘇婉氣得粉面通紅。

聞言,李承乾也很生氣,他心想父皇這事做得可不太對啊,出兵吐谷渾可是我先提出來的啊,你怎麼又讓青雀去了呢?

上一次,我說要出使党項,你讓青雀去了,結果,青雀一個人跑回來了;

這一次,又讓他搶了先。

不過,李承乾心裡這樣想,嘴上不能這麼說:“婉兒,你也不必生氣了,吐谷渾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既然青雀願意去,那就讓他去好了。

若他能把吐谷渾打下來,那不是更好嗎?

孤也省事了。”

蘇婉白了他一眼:“你把這件事想得太簡單了,此次和上次出使党項是不一樣的,這一次你父皇給了青雀五萬騎兵和五萬步兵,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嗎?

那可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啊。

想當年匈奴的冒頓單于就是一萬騎兵起家的,他用一萬騎兵就把整個草原給收拾了。

這一下青雀兵權在握,包括朝中的很多老將都得聽他的,那麼,他在軍中的地位就會與日俱增;

如果有大將支援他的話,那麼,他將來還了得嗎?

他要錢有錢,要權有權,要兵有兵,他就可以和你分庭抗禮了呀。”

李承乾聽了,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事已至此,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蘇婉又說:“要說你總是心腸太軟,不計較他,也不和他爭,可是,他不是這樣的,只要一有機會,他就會和你爭。

如果這一次他能成功了,那麼,將會大大地提升他在軍中的威望啊。

你還記得當年楊廣是怎麼上位的嗎?

如果他沒有統兵打下南陳的功績,他能當上太子嗎?恐怕未必!

遠的不說,咱們再說近的,你父皇是怎樣當上皇帝的?

這李唐的天下大多是你父皇打下來的,正因為他一直在軍中,所以,才和秦瓊、程咬金、尉遲恭等將領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你父皇也才能一呼百應。

也正因為如此,你父皇才敢發動玄武門之變啊。

如果他沒在軍中呆過,可能嗎?”

李承乾只好說:“很多事情是想爭也不爭不來的,一切都是天意,先不要想那麼多了,且隨他去吧,他們何時出征,孤當前去送行!”

蘇婉更為惱火:“他都這樣對待你了,你還去給他送行?”

李承乾眼看著窗外的長安城:“不管吐谷渾是被誰打下來的,都是我們大唐的領土,我們大唐的軍隊是無往而不勝的。

孤去給他送行,也是為我們大唐的軍隊壯威啊。”

“要去你去,我可不去!”

三日後的早上。

李泰身著戎裝,精神抖擻,倒也像那麼回事。

糧草輜重已於三日前就已經開始運往吐谷渾方向了。

他從校軍場點齊了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李承乾從西邊的金光門而出,相送二十里。

他拉著李泰的手:“這一次他前往征討吐谷渾,諸多兇險,你一定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孤等著回來喝你的慶功酒呢。”

李泰也說:“皇兄,弟走了之後,你自己也要保重身體,另外,父皇和母后,你要多多關心啊,後方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行,如果你遇到了什麼困難,派人回來和孤說,只要是孤能幫上忙的,一定幫。”李承乾說到這裡把那青釭劍遞給了他,“孤偶得此劍,就送給你了。”

李泰把青釭劍接在手中一看,果然是一把好劍:“君子不奪人之美,這怎麼好意思呢?”

李承乾心想你能算得上是君子嗎?

當然了,他心裡這樣想,嘴上不能這麼說:“咱倆是親兄弟,分什麼彼此呢,你還記得嗎?前不久,你送給我一把匕首,鋒利無比,那一次我潛入雅魯藏布江,沒想到遇到了一頭恆河鯊,如果不是這把匕首,孤如何能殺得死那頭恆河鯊呢?

既然你能把那麼鋒利的匕首送給孤,孤又有什麼捨不得送給你的呢?”

“呃,”李泰聽他這麼一說,臉上一紅,他把青釭劍懸在腰上,“皇兄,如此,弟就多謝了。”

“這又算得了什麼呢,只要你能打贏這一仗,比什麼都強。

臨別之際,孤有幾句話要提醒你,你此次攻打吐谷渾,事關重大。

父皇在極端困難的前提下,咬著牙撥了十萬軍隊給你,你一定要小心謹慎。從表面上看,你是在與吐谷渾作戰,但是,你不要忘了,吐谷渾還有很多的盟國啊,他們的勢力也不容小覷啊。”

李泰再次施禮:“多謝兄長提醒,弟會嚴加防範的,絕對不會讓他們有可乘之機。”

“那麼,父皇給了你十萬大軍,你打算如何進兵呢?”

“兵法有云:兵貴神速,我打算騎兵急行軍,一天三百里,步兵一天一百里。等到步兵到達吐谷渾的邊境時,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弟想,那時,我們的騎兵已經把吐谷渾打下來了,他們去打掃一下戰場就可以了。”

李承乾聽了,一皺眉:“這樣恐怕不行,一天行軍三百里,等到了吐谷渾,我們的軍士已是人困馬乏,也成了強弩之末,那麼,我們的軍隊還有戰鬥力嗎?”

李泰不以為然地說:“皇兄,若論處理政務,選賢任能,弟不如你;

若說這行軍打仗,你恐怕就不如弟了,不用你操心,弟心中有數。”

李承乾聽他這麼一說,也就不便再往下說了。

兩個人又聊了一點別的,此時,李承乾見有一位姑娘站在旁邊,淚水漣漣,似乎有話要對李泰說。

那女子非是旁人,正是閻婉。

李承乾不認識她,不過,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李泰向李承乾介紹說:“皇兄,這位便是工部尚書閻大人家的千金。”

只見閻婉過來飄飄萬福:“殿下,閻婉這廂有禮了。”

李承乾也以禮相還:“閻姑娘不必多禮。”

李承乾閃目觀看,見她的確是長得十分標緻,人樣子倒是沒的說,怪不得把李泰迷得神魂顛倒。閻婉說:“聽說越王要出征,所以,奴也來此送行。”

李承乾笑道:“閻姑娘對越王的情誼深厚,越王福分不淺啊。”

閻婉臉上泛起了紅暈:“殿下見笑了,奴不過一尋常女子,能和越王交往那是奴的福氣啊。”

“姑娘不必過謙,你們先聊。”李承乾說完藉故離開了。

那閻婉眼圈一紅,眼淚又掉下來了:“大王,你此次出征一定要小心在意,注意安全啊。”

李泰一笑,用雙手扶住她的肩頭:“你這是幹什麼?本王很快就會回來的。”

“奴家聽說吐谷渾人十分彪悍,騎兵甚是厲害啊!你可千萬不可輕敵啊。”

“這些你就放心吧,將來,本王要一統西域,誰要是不服咱們大唐,咱們就打他,直到把他們打服了為止。等打完了西邊,本王再打東邊,真不知道當初那隋煬帝是怎麼弄的,一百多萬的軍隊打了三次高句麗,居然沒把高句麗打下來的,看來這份功勞是上天要留給本王啊。”

“大王,你想的可真多,吐谷渾還沒有打下來呢,就想著打高句麗了,如果高句麗好打的話,那麼,隋煬帝為什麼打了三次都打不下來呢?

說明高句麗不是那麼好打的。

我聽人家說驕兵必敗,你可千萬不能驕傲啊!”

李泰不以為然地說:“像隋煬帝那麼飯桶的人,都能把吐谷渾打下來,難道本王不如隋煬帝嗎?如今伏允可汗已經老了,本王去打他,豈不是易如反掌嗎?”

“不管怎麼樣,奴家希望你早日凱旋。”

“好的,你放心吧,等本王凱旋迴來之後,咱們倆就訂親。”

聞言,閻婉的臉更紅了,低下了頭:“這事也不是你說了算的,你父皇和你母后是怎麼說的。”

“母后說她要見見你,等見過你之後,再做定奪。”

閻婉聽了之後,心中一凜:“照你這麼說,你母后是不同意我們之間的事了?”

“那倒也不是,她只是想看看你罷了。”

“可是,如果你母后看不上我,又怎麼辦呢?”閻婉的表情顯得很是憂慮。

李泰看著她說:“你就放心吧,你長得這麼好看,母后不會不同意的。”

“長得好看姑娘多了,你母后恐怕不是要我的容貌吧,恐怕還有別的吧。”

“那本王可就不得而知了。”

閻婉的眼睛轉了轉,問道:“倘若你母后不同意我們之間的事,你又當如何呢?”

“即使如此,本王也一定會娶你的。”

“希望你不要忘記你今天說的話,那一次在那個客棧,我都已經讓你便宜了,如果,我們的事沒成的話,叫我如何做人呢?”

李泰也有點懵,心想本王什麼也沒看到啊,更不要說別的了,那怎麼能叫佔便宜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