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帝王論道群

第31章 爵位改制

庖丁剛剛上任就遇上如此大事,不敢耽擱,兢兢業業地忙活起來。

既然是酬功,那自然少不得論功行賞、加官進爵,朱存梧對此早有準備,直接讓內侍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初登大寶,山河破碎……”

此次北伐首功,自然是指揮正軍徹底覆滅建奴主力的西寧王朱誼溪,加上光復山東、遼東,早已晉爵至翼王,授勳左柱國;今日皇帝又加其歲祿萬石。

次功為陳王朱存李,率領一鎮偏師光復北京、山西,俘虜順治,皇帝加封歲祿萬石,授勳右柱國。

再次為西賊降將李定國,北伐中先登陷陣,又生擒多爾袞,晉爵延綏侯,授勳上護軍,官拜吉林將軍,執掌吉林行都司軍政。

趙國公朱存榛,率一鎮偏師自洛陽出兵,收復大半北直隸,牽制建奴兵力,晉爵邯鄲郡王,授勳柱國。

徐國公朱輔炎,率一鎮偏師收復大半山東,與西寧王會師濟南,晉爵武威郡王,授勳柱國。

麟遊侯朱存槊,收復大半遼東,晉爵慎國公,授勳上護軍,官拜遼東巡撫,指掌遼東一省軍政。

武功侯朱嗣均,先於大同陣斬叛將姜驤,隨陳王收復山西,後又收復山海關,晉爵禮國公,授勳上護軍。

綿竹侯曾英,也因作戰有功,加收復半個遼東的功勞,晉爵毅國公,授勳上護軍,成為了如今大明朝除黔國公之外,唯一的一位異姓國公爺。

……

此番酬功之後,去掉兩位晉爵郡王的公爵,大明尚有五位國公,黃國公內閣首輔朱誼源、慎國公遼東巡撫朱存槊、禮國公朱嗣均、毅國公曾英,以及自開國時世鎮雲南的黔國公沐天波。

此外,侯爵人數增加到了二十四位,伯爵人數達到百人。

各位爵爺領旨謝恩後,皇帝終於開口了。

“我大明朝爵制不同於他朝,自太祖高皇帝開國時,廢除了子、男兩等末爵,勳貴爵位只有公侯伯三等,皆為超品,用以獎賞官職較高的有功將士,而官職較低有功將士,則授以軍中世職,同樣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只是時過境遷,如今軍戶制度糜爛,朕登基之時又廢除賤籍,朝廷也在改衛設縣,只是如此一來,官職較低的有功將士,則無法授予世職獎賞。”

“故而朕有意,改變爵位制度。

即日起,王公侯伯等爵,號為顯爵,位一品上,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六等宗室爵位,號為宗爵;位一至六品,降等襲爵,世代以降,至奉國中尉則除爵。

另設明威將軍、明武將軍、明德將軍、宣節都尉、忠武都尉、果毅都尉等六爵,號為勳爵;位一至六品,降等襲爵,世代以降,至果毅都尉則除爵。

以此獎賞官職較低的有功將士。”

這勳爵,便是朱存梧對照著宗爵仿製而來,就是為了激勵下層軍官計程車氣。

本來朱存梧的規劃中還有三等公士,分別為正七品、正八品以及正九品,只是被內閣四位大學士一起勸住了。

理由也很簡單,沒錢,朝廷養不起。

泰武皇帝果斷地從善如流,砍成了如今的將軍、校尉六等。

如此,最低等的果毅都尉正六品,低階的軍官努努力也能夠得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