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起家,改造大明

第103章 會試(求訂閱)

轉眼又過去五天,來到了永樂十六年二月初八,永樂朝第二次順天府會試正式開始。

會試是科舉考試中的一關,它比鄉試的級別高,但比殿試的級別低。

因士子們會集於京城參加考試而得名,又因該考試在春季由禮部主持,故亦稱‘春闈’或‘禮闈’。

會試和鄉試過程沒啥區別,也是分三場舉行,三日一場。

第一場在初九日,第二場在十二日,第三場在十五日,都是要先提前一日入場。

有著之前鄉試的經驗,為了方便考試,考生們基本上都是住在考試附近,也就是北京貢院這邊的明時坊。

會試流程和鄉試比,比較好的就是不用太早起來排隊。

到了會試這一步,是皇上都重視的。

所安排監考人員和差役都會增多,加派上百名軍士。

考生們按照鄉試考地,兩京十三省排成十五隊進場,相較於鄉試的進場速度會加快。

二月初八這天,楊為先一直休息到午時,也就是中午十一點這樣。

起床洗漱完,吃飽喝足後,便去了劉江等人住的地方一起匯合前往考場。

當楊為先等人來到考場,前方已經排起了長龍,預估人數應該和直隸鄉試差不多,也是二三千人。

人不多也是有原因的,從洪武元年到如今永樂十六年,全國每一科舉人錄取名額都是四五百人左右,多的可能六七百,上千名額基本不會有。

舉人錄取名額增多,也是從正統之後逐漸開始的,所以才會出現明朝中後期會試參加人數達五六千。

會試考生人數變少,對應錄取貢士名額也有所變化,都是在一兩百名浮動。

楊為先倒是聽恩師說,上一科錄了三百五十名。

但這一科倒是沒有說,估計不會比永樂十三年的少太多。

楊為先幾人等了一個多時辰,方才輪到進場。

按照慣例,依次逐一檢查,從全身上下各處,到隨身物品。

檢查比之前鄉試都要嚴格,搜查人員可沒有管這幫考生是不是舉人身份,接了任務就照做。

原本對全身進行例行檢查,眾人尚能理解並接受,但未曾想連最私密的部位也未被放過,這徹底激怒了在場考生。

畢竟,我們如今都已身為舉人,豈容如此無禮的隨意觸碰。

然而,這些負責搜查的人員卻對考生們的憤慨之情視而不見,依然故我,堅持其做法。

這樣嚴格檢查,也是有好處的,至少從一些考生的私密處搜到不少小紙條。

還好是排隊被查出來,這要是在考場裡被抓到,那一輩子就完了。

輪到楊為先幾人時,依然逃不過這些檢查的步驟。

幾人都有心理準備,沒在意這些,一笑而過。

但對搜查人員可就不好了,五六位搜查人員檢查楊為先幾人時,可累壞了。

手中的武刀變成菜刀,一直切切切,光檢查楊為先六人攜帶的食物,就花了一刻鐘。

本來劉江五人沒準備太多吃的,畢竟資金有限,但楊為先直接幫他們包圓。

饅頭、肉包、肉乾、豬頭肉一堆好吃,營養豐富,還特意準備了一些紅糖,急用補充能量。

楊為先檢查完後,便跟著差役進入貢院,按照考牌尋找自己的座次。

走到貢院門口時,瞥了一眼遠處的主考、同考官的位置,看到一個非常熟悉的人。

翰林院侍讀學士——曾棨,就是臘月二十一晚宴時的曾大人,楊為先還去找他請教過幾次作文章。

楊為先瞅了幾眼確認就是此人,方才快步走進貢院。

怪不得最近恩師和張爺爺等人不讓自己去找他們,原來是這原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