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起家,改造大明

第75章 穩當的考試(求收藏追讀)

說實話,學這《禮記》是真難,是五經之中字數最多,還沒有“官方註釋”。

不像《詩經》、《尚書》、《周易》有教輔參考書,研習起來容易的多。

楊為先要不是為了學習個人修身、教育、教學之法、學制、政治、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都不準備專修這個。

“是玉不經過雕琢,不會成為器物;人不經過刻苦學習,就不會懂得處世的道理”意思是講出來了,可怎麼去闡述呢!

一邊思考,一邊揮動筆墨,吃飽了有精力,慢慢寫。

直到兩根蠟燭燃燒完,方才停下筆,趁著周圍還有燈光,趕緊確認一遍,沒啥問題後,就收拾起來放好。

蓋上毛毯,開始睡覺,等天亮再抄寫文章。

這一覺,楊為先睡的很好。

安心入睡後,還把午休的夢接上了。

-----------------

第二日,天一亮,楊為先驚的一抖。

低頭看了下褲子,完了,要洗衣服。

這也太尷尬,還這麼多......

索性不管,弄了點水沖洗下,拿衣服包著。

把炭火盆拿來,熱點吃食和水,吃起了早餐。

然後便將號舍收拾乾淨,恢復成了桌椅模樣,投入到抄題中。

七篇文章,兩千多字,抄寫起來也不累。

練習了五年多的毛筆字,沒啥難度,直到正午時分,方才停下筆,滿意的看著這試卷上,七篇工整的八股文。

準備午飯,小眯片刻。

一睜眼,就開始仔細的檢查七篇文章,反反覆覆,總共六遍,確認沒有問題後,工整的把試卷收拾好,放在一旁。

本來是思考著文章的,不知不覺就想起家裡的三位未來小嬌妻,不由自主的傻笑了起來。

接近黃昏時分開始有人交卷,楊為先也跟著收拾東西,一同交卷,隨著人群走出江南貢院。

看著裡面的考生,正在拼命的書寫文章,默默的搖了搖頭。

不容易啊,加油吧,趕在晚上戌時清場前,能寫完就還有機會考中。

走出貢院後,周圍三五成群之人在那討論考試情況。

楊為先看了一眼,便趕回客棧,之前大家說好了,考完試直接回客棧。

晚上戌時後,大家都回來客棧後,也沒有去詢問各自的情況。

一起簡單的吃個飯,便回房休息。

八月十一,跟第一場一樣的時間,眾人來到江南貢院前進行排隊入場考試。

八月十二,子時一到,第二場考試開始。

試論一道,判五道,詔、誥、表、內科一道,議論文要求三百字以上。

這一場沒有太大難度,主要是測試考生對經典文獻的理解以及公文撰寫能力,審決行政、司法案件邏輯推理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等。

縣學都會教授一些案例,只要多練多記,都能過關,主要難的是第一場。

這回蠟燭都沒有用到,十二日黃昏時分就寫好。

吃完晚飯好好睡了一晚,第二日一早抄寫完,確認沒有問題,就開始發呆起來。

回去好好睡了一覺,按照前兩場一樣的時間,參加第三場。

-----------------

PS:

感謝【一鳴驚人亮】老總再次送來的一張月票!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