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為先稍微回憶了下,就想起了這句話是出自《中庸》。
全文應該是:“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思索了一會,想起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真誠就是完成自身道德修養的要素......
過了片刻,楊為先開始動筆起來,邊思索邊往下寫,差不多一個時辰才將這一篇八股文寫完。
將寫滿字的草稿紙在桌上晾了會,免得把試卷搞髒。
過了一會感覺不是很餓,也不需要吃早餐,便收拾草稿,繼續看下一題。
第三道題是: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看著這一題,楊為先一眼就想起來出自哪本書——《孟子》。
全文應該是: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
是想起來了,但是有點難度,不知道該如何動筆了。
雖說知道其意思應該是:“仁是人的心,義是人的路。
放棄了那條正路不走,丟失了那顆良心而不曉得去追回,真可悲呀!
一個人,有雞和狗走失了,曉得要去找回.........”
但,該怎麼下筆呢?
翻譯倒是容易,可寫八股文難啊!
看著這難度有點大的第三道八股文,楊為先構思了半個時辰,也沒有思路。
索幸看時間還夠,便偷偷的拿出一個小罐排解下。
放放水,說不定就有思路了。
這還真說準了,隨著放水,思路如泉水般湧來。
連忙收拾座位,攤開筆墨紙硯,書寫起來。
大約寫了差不多兩個時辰,才把這篇八股文寫好,滿意的看著文章,笑了笑。
抬頭看應該已過中午,一連寫了三篇八股文,早餐也沒吃,現在是又餓又累。
等試卷字墨幹了後,連忙收拾整理好桌子。
把炭火盆拿出,烤了兩個包子,順便把水壺裡的水倒出來,用小杯子熱一熱喝下。
經常鍛鍊,這身子骨還是很好的,吃點溫熱的吃食就行,加上現在天也不是很冷,能抗住。
只要不是一直躥稀,都不會有啥大問題的,能正常考下去。
吃飽喝足,收拾後,便從籃子中拿出一條毛毯蓋在身上。
午休時間開始,高強度的學習,還是要眯一會。
消耗腦力太多,不休息,更容易生病,這比躥稀都難受。
微微的小風吹著,慢慢的就進入夢鄉。
“臥槽,這T孃的怎麼把墨水撒了,這......這試卷全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