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準備今後在哪進學?”陳知縣好奇的問道。
“那些作品,都是學生獻醜之作,縣尊大人謬讚。”楊興彎腰謝道,做足了學生姿態,隨即笑著回道。
“學生準備在吾縣縣學進學。”
“好,好,吾縣學有你加入,對縣學學子是一大幫助啊!”
“到時你們趙教諭可要高興極了!”陳知縣得知楊興的想法後,激動道。
接著又寒暄幾句,二人沒有啥話題能聊,身份和年齡差別太大,而且陳知縣一臉疲憊的樣子。
楊興想了想,便起身道:“縣尊大人公務繁忙,學生就不打擾了。學生先離開,等會還要去縣學入學,就不在這多待了。”
“嗯,好,本縣不多留了你,你先去縣學忙吧,改日有空本縣再去考察你的學業。”
“學生等候縣尊大人的教導,先告辭。“
說完,楊興走出縣衙,會同衙門外的楊父,前往縣學拜見教諭,參加入泮禮。
入泮,指入學,只要正式進入學校讀書,都需要進行此儀式。
楊興作為新進生員,入縣學,此儀式是不可少的。
入縣學之後,登記造冊,正式成為一名秀才,屬朝廷管理,成為士大夫最基層,可以有免除徭役、見知縣不跪等特權。
若是參加院試、歲考成績優異的秀才,可以成為稟生,每月能領公糧補助。
參加入學儀式之後,生員們正式成為孔門弟子,從此便踏上“路漫漫其修遠”的求學之路。
縣學就在太和縣中心位置,距離潁河不到十里地,處於繁華地段,交通便利,鬧中取靜,環境幽雅,人文蔚起,盡佔天時、地利、人和,是莘莘學子求知向學的首選聖地。
一刻鐘時間後,楊興和楊父來到縣學門前,大門正中上方掛一牌匾,書寫“太和縣學”,字型飄逸灑脫。
大門兩邊掛著一副對聯,“勵志奮發日日新,銳意進取步步高。”橫批“志在千里”。
二人欣賞縣學的時候,一名青年從裡面走出,微笑著行禮道:“這位兄臺,是來入學的生員?”
眼前青年戴儒巾穿襴衫,年約二十一二歲,看樣子應該是師兄,楊興微笑著,恭敬還禮道:“吾正是。”
“在下名劉誠,表字文正,敢問兄臺怎麼稱呼!”青年抿嘴一笑,輕聲問道。
“在下楊興。”
“呀!楊興?”
“楊兄難道是今年縣案首?”劉誠驚起,不顧形象的,上前拍了下楊興道。
“是的,都是大家的抬愛。”
“原來是楊兄,來來,跟我一起進去,吾等都一直在討論你,還未曾見過。”劉誠邊說邊拉著楊興進去。
楊興連忙停住,微笑道:“劉兄且慢,麻煩你先帶我去拜見教諭大人。
劉誠恍然地一拍腦袋,歉意道:“一時疏忽,倒是忘了楊兄是要來入學的。”
“來來來,,我這就帶你去拜見趙教喻。”
-----------------
PS:感謝隋世子丶楊逍送來的一張月票,祝老闆財源廣進,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