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黑科技改造狂魔啊

第91章 仿生肌肉束群,小心賽博精神病(求訂閱)

這天,早上十點!

實驗室的人聚集一處,看著某個3D印表機正在列印的仿生骨骼元件。

陳牧之前安排的生物3D印表機的進展速度並不快,常常被各種小問題給限制住。

但是工程部這邊研究的合金等型別的3D印表機因為有大量技術支援和積累,進展非常不錯。

眼前的合金材料3D印表機就是他們花費了幾十億搞出來的成果。

經過半個小時的忙碌,一根4厘米長,只有一側半圓的仿生關節骨骼被列印出來。

看著眼前的半份關節骨骼,眾人紛紛鼓掌。

“先進行微觀測試,確認內部組成部分如何。”

“好的,陳總!”

戴廣業身先士卒,拿著眼前的仿生骨骼來到檢測儀器上。

戴廣業主要觀察的是仿生骨骼微觀層面的形狀構成,確認是不是跟人體骨骼相差不大。

早在之前,他們就對仿生骨骼進行了各種測試。

被陳牧特意提示,進行重點研製的仿生骨骼質地非常堅硬和輕便。

原本測量的時候,莫氏硬度就已經達到了13,跟碳化矽這個材料持平了。

這種硬度的材料早已超出人體最堅硬骨骼牙齒的莫氏硬度一倍,要知道牙齒莫氏硬度不過6到7個點,鋼鐵的硬度也不過八九個點。

戴廣業透過各類顯微鏡、掃描電鏡等掃描方式進行詳細觀察,又跟人體骨骼進行比對,確認了眼前骨骼完美地按照設計要求製作而成。

十分鐘後~

“陳總,非常完美的引數!”戴廣業興奮喊道。

聽到這話,陳牧心中鬆了一口氣:“很不錯,繼續進行更加嚴格的生化與化學反應測試。還有,按照我的想法,繼續混合材料比例,爭取生產出更為簡單的骨骼!”

“是!”

眼前的產品已經成熟,但是缺點也很明顯——成本太貴。

一副不到500克的仿生骨骼造價高達12萬。

因為特殊的結構方式無法大批次量產,只能使用3D印表機進行增材生產,所以即便大規模普及,成本可能也要6萬起步。

這還是隻是機械義肢的單獨元件,加上仿生肌肉群組,後續的手術,加上能源裝置,感應裝置,一個手臂義肢的造價要往30萬的成本上靠啊。

這可不是陳牧所需要的。

看諸多材料研究的人跟戴廣業等人都開始忙碌,陳牧也離開實驗室,前往李嘉明負責的仿生肌肉實驗室。

李嘉明之前研究的機械仿生義肢的關節由各類馬達控制,雖然在進行諸多複雜調教能做到精確控制,但是維護成本極高。

陳牧直接給他們開了一個新的大課題——仿生肌肉群研究。

相比於用各類電機馬達組成的機械義肢,仿生肌肉群技術難點雖然更高,但是它卻更適合人類使用。

機械義肢在某些精細化操作的靈活性上雖然能趕上仿生肌肉群,但是這玩意需要更為龐大的演算法支援。

所以陳牧合適地推出了這個課題!

剛來到這裡,便看到李嘉明走了過來。

“陳總,今天專案進展不錯,仿生肌肉群的肌原纖維已經被整合到肌肉束中,已經可以透過仿生神經束進行少量控制!”

“可以啊老李,幾天不見,進展就那麼快了啊?”陳牧驚訝道。

仿生肌肉群跟人體肌肉群組差不多,有可伸縮控制的仿生肌肉束,仿生肌肉束內包含半身肌肉纖維,被電能和電子訊號刺激後進行控制收縮。

仿生肌肉束膜跟仿生肌肉外膜,與肌腱一同構成精密仿生義肢。

它們都是透過神經接駁互動系統進行精細操控。

幾天前,李嘉明還在頭疼肌肉束內部的肌肉纖維控制問題,幾天後竟然將一整套仿生肌肉束搞定了。

李嘉明靦腆一笑:“都是陳總提點,如果不是您提出將神經訊號整合起來,我們也想不到將肌肉束跟肌肉纖維整合的方法解決操控問題。”

陳牧笑著湊到一塊被放到營養液中的仿生肌肉束面前,仔細觀看。

眼前的肌肉束整體呈淡紅色,這是用色素特殊調製後的模樣。

正常的仿生肌肉束是一種半透明材質。

“測試肌肉束力量了嗎?”

李嘉明點點頭,隨後雙手將一摞檔案遞給陳牧。

陳牧開啟實驗記錄,觀看各類引數。

上面有仿生肌肉束的力量引數,延伸曲合程度,訊號互動和延遲速度,透過計算模擬計算的仿生肌肉束使用壽命等等諸多常見的問題。

仔細觀看後,陳牧心中有了大概。

肌肉束組合成機械義肢手臂後,因為採用電池能源供電,不會從人體抽取營養物質,所以在有電的環境下,仿生肌肉群的力量利用率可以做到百分之百。

要知道眼前肌肉束的瞬間屈伸能力輕鬆超出常人三倍。

一個經過極限訓練的人類,肌肉群的利用率也不超過百分之五十。

也就是說,由仿生肌肉群組成的機械義肢被人安裝後,只要自身的骨骼能夠承受住,可以輕鬆做到超出常人六倍的爆發力。

這還是考慮成本後的造物,若不考慮成本,這玩意還可以繼續強化!

說完了力量和爆發力,再說產品的使用壽命!

當前的仿生肌肉束因為無法像人體那樣正常生長和修復,所以壽命只有12年。

對於機械而言,已經算是非常高的壽命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