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肌肉束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現在一條肌肉束造價高達2萬元。
以一個手臂計算,一個人類至少有41塊肌肉群,其中上臂有4塊肌肉,前臂有19塊肌肉,手有18塊肌肉。
它們分別附著在上臂、前臂和手的前側和後側,支配著關節的功能活動,也就是支配著肘關節、腕關節,還有手的屈伸和旋轉等活動。
因為無法進行精確刀法進行減少仿生肌肉束群,所以仿生手義肢需要安裝41塊肌肉束群。
41乘以2萬就是82萬,加上之前的整套骨骼費用,相應的電池,手掌更加精細化的定製,相應手術移植和安裝費。
這種跟人類相差無幾的機械手義肢成本最少110萬。
這還只是成本!
不幸中的萬幸,仿生肌肉束大部分元件,都是可以透過工程手段進行批次化生產。
即便需要更換仿生義肢的患者因為身體細微,無法定製生產,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它的成本,完全可以做到如同釣魚佬手中的碳纖維魚竿一樣,輕鬆搞到幾十塊錢的醬紫~
確認完仿生肌肉束群的詳細引數後,陳牧思索了一會,才直接道:“你的課題進展非常完美,但肌肉束還有更大的改進空間,比如造價成本高,人類使用後,耐受性會有影響,肌肉束群組合後整體強度太高,這些都是可以做減法的。”
李嘉明聽到這些,大部分都點頭,只有對仿生肌肉束群整體強度的事情更為委婉地表示不同建議。
“科技產品需要適合,先進的東西忽然安裝到患者身上,都有產生利與弊!”陳牧看著李嘉明,問道:“李教授,你說當一個殘疾人忽然獲得了超出身體其他部位的力量,他會發生什麼變化?”
李嘉明撓撓頭:“這個,可能會不適應,然後欣喜接受新生活吧?”
“是的,會不適應!也可以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但一個感受到機械義肢對自己生活造成改變的人,會不會萌生出獲得更加強悍力量的想法呢?”
“您是說他們可能會再次自殘,然後將身體四肢全換成仿生義肢?”
“不單單是自殘變強這麼簡單啊!”陳牧簡單地向李嘉明講述了一下更換機械義肢後,可能出現的諸多問題。
比如最經典的——賽博精神病。
賽博精神病大概就是人腦處理系統徹底承受不超越肉體極限的資訊量後發生過載,只能簡單處理最基本資訊。當大腦長期超負荷運轉後,必然會給患者造成巨大不適感,甚至是壓力。
這個資訊過載早在他們安裝機械義眼的時候,就大量出現。
越是功能多的機械義眼,給盲人和正常人腦帶來的資訊處理壓力就越大。
長期佩戴機械義眼,會產生腦疲勞反應,過度使用機械義眼,便會產生強烈的噁心、反胃現象。
這是進化幾百萬年的大腦系統處理外部資訊發生嚴重過載後的正常保護反應。
給殘疾人換上機械義肢肯定是好的。穩定環境裡,這種可能只是某種副作用疾病。
但在動盪地區,外界環境的劇烈變化,肯定會讓人身體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李嘉明越聽,眉頭越皺得厲害。
機械義肢是改善人類生活的,並不是給人類世界增加負擔的。
獲得了新生的人類,心態真會發生變化。
國內有嚴格律法,機械義肢大規模普及後,只是有可能會造成治安成本上漲。
但是在海外……那些處在戰火中,不擇手段變強的傢伙,絕不介意把自己變成瘋狂的殺戮機器!
這是社會複雜後,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
“陳總,真知灼見,老李我太想當然了!”
李嘉明本想大幅度提高機械義肢力量,好讓人類來個機械飛昇,忽略了人類大腦承載力這個要命的問題。
看李嘉明先是皺眉,隨後羞愧思索模樣,陳牧笑了笑,安慰對方几句。
隨後,他跟李嘉明聊了一些仿生肌肉束群減法的建議。
李嘉明耐心聽從陳牧建議。
幾個小時後,陳牧讓對方工作,他則返回休息區。
後續的科研專案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十五天匆匆流逝。
這天,李嘉明尋找忙碌的陳牧,傳給他一個喜報。
“陳總,仿生肌肉束群成本現在降低三十倍,大批次生產後一組(一個手臂的仿生肌肉群)只需1萬元了。”
聽到這個喜報,陳牧點頭:“那就先生產出來一批,召集臨床試驗者進行安裝!”
經過陳牧的提點,還有李嘉明團隊堅持不懈地努力,可以大規模普及的仿生肌肉束成本跟效能大幅度降低。
現在的仿生肌肉束群整合到機械義肢內部後,會讓人類獲得75公斤的平移拉力,40公斤的扭動力量,55公斤左右的握力。
這已經大幅度超出人類男性的平均值了!
要知道按照人類世界平均力量水平,成年男子伸直手臂平均拉力為70.3公斤;女子約為38.6公斤。
身體直立下雙手扭動力量,男子平均為38.9公斤,女子為20.4公斤。
成年男性的握力在43-50公斤,成年女性在27-32公斤之間。
唯一可惜的就是仿生肌肉束群的使用壽命被降低成了9年。
如此低廉的成本,已經可以剋制其他不利的因素了。
至於另外一個仿生骨骼,如今的成本也降低到一條仿生手臂所需材料不超過2萬塊,莫氏硬度雖然降低到9個點,但已經具備臨床試驗的初始條件。
隨著戰錘醫療科技對外發布公告!
東方迅速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