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錘世界的塑鋼並不是現代世界安裝在窗戶上的那個“塑鋼窗戶”。
戰錘世界的材料太多,太廣泛了。
因為品類太多,腦洞很大的GW設計師將大量具有顯著特性的材料進行分類。
比如戰錘世界將燃料統稱為鉕(po)素,鉕素可以是石油或煤油,可以是氫、氮等,甚至連亞原子燃料都被他們稱為鉕素。
塑鋼也不單純地是塑膠,它具有像塑膠一樣輕,且堅硬的金屬材料被稱為塑鋼。
比如具有各種金屬性的陶鋼。
科幻世界裡各種材料應用,是人類文明的外在展現。為了便於歸類,戰錘世界的材料大師們便把如塑膠一樣輕,且如鋼鐵一樣堅硬的金屬材料被稱之為塑鋼。
陳牧想要生產用於外太空戰艦一些超高規格的塑鋼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降低塑鋼規格。
比如只生產具備比鈦合金還要強大的防禦、減震、抗腐蝕、抗高溫能力,具備塑膠一般的輕便特性。
當然,它的成本不能超出鈦合金。
這種材料在戰錘世界是用作民用建築的邊角料,它們連大頭兵的脈衝鐳射槍都防不住。
但在這個世界,絕對會是改變無數行業的大殺器。
帶領戰錘鋼鐵廠還有戰錘化工的石君毅團隊足足忙碌了7天,才用小型的冶煉坩堝合成出具備以上特性的塑鋼。
隨後開始了測試,陳牧吩咐保密後便返回休息。
忙碌了幾天,他開啟手機觀看一下新聞。
「……據悉,老鷹已加速驗證金屬氮,正常爆炸威力超出普通黃色諾貝爾傳統物品的五十倍」
「專家稱金屬氮不是全氮陰離子鹽,無良自媒體不要搞混」
「遙遠的西邊,帶嚶宣佈與法蘭雞聯合軍演」
「毛熊對此表示很生氣,他們也同一時間舉行三軍燒烤派對,專家猜測還是老三樣」
「各方為何同一時間宣佈搞排隊?」
“咦,怎麼那麼勢力宣佈軍演?算了,管他們呢!”
陳牧丟下手機,開始了偷懶休息。
一直到臨近飯點,激動的石君毅出現在門口:“陳總,這就是跨時代的新材料。”
“測試資料出來了?”
“嗯嗯,出來了,新材料成品質量不可思議,它可以用到航空航天領域,這絕對是大殺器!”
陳牧點頭,想到剛才看的新聞,笑道:“別激動,你們先按照我畫的圖生產一批甲殼甲出來,塗上一些我軍常見的塗裝啊。”
“甲殼甲?老闆要把它們用作軍用嗎?”
陳牧點頭,回到房間隨手畫了一份星界軍的甲殼甲和頭盔遞給對方:“去忙吧!”
石君毅頓時壓力感跟榮譽感升起,向陳牧敬了一個不算太標準的軍禮,隨後去忙碌了。
看石君毅離開,陳牧笑著去忙了。
前幾天生產的塑鋼並沒有達到陳牧理想中的星界軍裝甲規格,它不過一款因時代科技限制的妥協產物。
即便如此,它也可以吊打當今時代的所有防彈材料和各種合金材料了。
第二天一大早,石君毅將測試後的訊息告訴陳牧。
陳牧確認新材料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百年口頭嘉獎團隊兩句,並讓團隊們將測試資料收起來,隨後才撥通馬總工的電話。
“一款跨時代的新材料?改變航空航天,甚至改變世界?”
“是的,我可以保證這是一款可以改變人類世界的新材料!馬總工?來不來看?不來看我直接開直播發布了!”
“哎哎,別,保密,要保密啊!我這就安排飛機,馬上到!”
“最好帶上專業團隊跟專業檢測裝置啊?這個東西太重要了。”
聽到陳牧最後的安排,馬總工點頭。
“為什麼聽到他話語中有調侃的意思?”
馬總工心中感到奇怪,隨後安排專業飛機,並且把正在研究材料的一個材料團隊和大量科學裝置帶了過去。
幾個小時後,軍用專機抵達。
馬總工還有幾個精通材料學的團隊成員急匆匆到達戰錘化工的實驗室。
受陳牧安排的石君毅帶領他們進入實驗室,然後,馬總工跟一幫材料專家就看到了一種外觀古怪,看上去剛出爐不久的鋼材挪不開眼睛了。
馬總工好奇問道:“這就是你說的具有超高溫耐性的新材料?這形狀好古怪,你這是做了一副盔甲嗎?這個是防彈頭盔?”
陳牧點頭。
“坐得太大了吧?”
眼前被陳牧稱之為跨時代的新材料,已經被做成冷兵器時代的上肢盔甲形狀。
可能是為了保證戰士靈活性,並保護到關節部位,它一共分為兩部分,可拆分,扣帶組合後便將戰士上肢前後包裹住。
新材料表面呈現灰白色,泛著金屬光芒。
它們旁邊則擺著幾個噴塗了簡陋迷彩,散發著一股油漆味的防彈頭盔堆在一起。
陳牧沒有回答馬總工的疑惑:“它的重量適合做成這樣,馬總工,你們掂量感受下?”
馬總工笑著走過去,伸出雙手,用力舉起這副盔甲~
“咦……哎,它怎麼這麼輕?”
馬總工不可思議地掂量手中的盔甲。
經常接觸鋼材的按照以往經驗,估算新鋼板少說15公斤。
可沒想到提在手中,重量卻輕得出奇。
“最多5公斤!”
馬總工用手輕輕敲擊,輕鬆聽到合金鋼特有的反饋聲。
“好輕便的材料?有材料測試的引數嗎?”
陳牧攤開手,似笑非笑道:“沒合適的武器啊!雷振手中的手槍測試,打在上面跟蚊子叮鋼板一樣。所以我才聯絡馬總工,讓你們帶上專業裝置測試一下它的極限效能。”
實際上想要測試新材料方法非常多。
讓馬總工親自驗證一遍,一為報復他們前兩天調侃自己,二則是眼見為實。
這種新材料若不是自己親自檢測,專家根本不會信的。
馬總工看向雷振,發現對方無奈攤手,他嘴角微微揚起,人笑了起來。
“行,我們親自動手測測。”
跟隨而來的幾個材料專家正安排隨行人員將大量檢測裝置搬下車。
而後,這些人奔著“一定要找出貓兒膩”的心態,對眼前的一摞塑鋼盔甲進行慘無人道的測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