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承壓、瞬間承壓、高溫測試、化學和光學檢測……
當這些最基本的測試完成,以文字和圖表的形式出現在馬總工手中,他沉默了。
過了兩分鐘,馬總工幽幽問道:“陳牧,我的陳大爺!你就說句實話吧?這個玩意的生產難度高不高?能不能批次生產?成本貴不貴?”
“難度也就比鈦合金生產技術高一點點?可以批次生產!”
“這玩意合成材料都不是稀有元素,一噸塑鋼所需的合成材料成本也就比鈦合金貴上百分之二十五!”
“生產它的最大成本是電能,它的用電量很高,比鋁還要高一倍。”
“你確定?”
陳牧點頭。
“嘶……不可思議!”
“恐怖如斯!”
“尊嘟假嘟?”
陳牧雞皮疙瘩起來了:“臥槽,惡不噁心啊?一大把年紀了還模仿網路用語?”
那個年輕的材料專家聳聳肩膀,表示自己無所謂。
“你們先測測,對了,你們帶炮了嗎?要不要測試防彈效能?”
“這,那就測一測?”
幾分鐘後~
手槍彈測試。
塑鋼防彈甲沒有任何外觀變形。
5.56毫米普通子彈……毫無問題。鋼芯穿甲彈……毫無問題。
7.62毫米子彈,防彈甲出現輕微變形,輕鬆防禦。7.62全威力穿甲彈測試……正常。
“直接上12.7毫米的重機槍彈!”
又過了幾分鐘~
負責打靶的測試員放下打空子彈的12.7毫米重機槍,踢了踢旁邊的重機槍子彈,揉著肩膀站起身報告情況。
馬總工跟一幫材料專家確認安全後,飛一般地跑過去靶場區域。
當他們看到已經變形,但沒有被擊穿的防彈甲後,大為震驚。
“娘嘞,這可是12.7毫米的穿甲燃燒彈啊,竟然沒擊穿。”
“抗高速高溫衝擊能力真強啊!”
“可惜防彈甲的緩衝能力不行,裡面的戰士絕對會被子彈動能給震死。”
“你想什麼屁吃啊?”
“媽的,這是驗證之前的字面資料跟當前實戰資料效能相差很大,這玩意資料太逆天了。”
“我感覺咱們軍工界……不,人類世界的軍工裝備要重新換代更新了。”
眼前的新材料的效能強得不可思議!
他們透過光學等探測裝置進行探測,便發現這款材料的結構非常完美。
他們進行的測試顯示新材料的強度比適用於航空航天的高規格鈦合金還要高3倍,可承受2700度的高溫不變形。
如何來說2700度呢?
人類世界有很多耐高溫超過3000度的材料,但這些材料成本價格要麼高到離譜,要麼長期穩定性差到令人絕望。
就以耐高溫的現代戰機內部發動機溫度做個衡量標準吧。
現代的四代戰機的內部工作溫度大致為700度到2100度左右。戰機開加力高速運轉發動機時,發動機溫度輕鬆達到2000度。
眼前的塑鋼合金若是製作成發動機,飛行員就不用再考慮發動機的壽命問題。
只要油用不完,就可以一直開超級音速加力。
2700度的高溫,至少領先當前人類世界發動機材料10年.
不,最少20年。
因為它的重量和成本太低了。
雖然特殊行業不用考慮成本,但按照陳牧提供的綜合成本計算,塑鋼的綜合製作成本,也就比普適性高的TC4鈦合金高百分之三十。
按照每噸13萬的成本計算,它已經具備可以應用到科技領域的方方面面的潛力。
就算是不提要命的成本,那也可以說重量。
相同體積下,物體的密度越高,質量和重量越大。
人類世界所生產的鋼鐵密度大致是7.85g/cm3。鈦合金密度4.5g/cm3。鋁合金密度一般是2.63到2.85g/cm。
以耐高溫著稱的鎳基類合金的密度雖然跟鈦合金相差無幾,但一說成本……令民用領域的人難以接受。
而眼前的被陳牧稱之為塑鋼的材料,它的密度只有1.62g/cm3,重量比鋁合金還要低。
不僅如此,它還沒鋁合金不耐高溫的缺點,各類綜合效能,更是吊打當今科學界的一切合金。
這就是科幻世界的材料啊!
馬總工跟他帶過來的材料專家直接拋開陳牧,開始激烈討論~
“諸位,這玩意太逆天了,必須要對國外進行管控!”
“絕對不能洩露出去,這是航空航天的超級材料。”
“有了這個,咱們之前苦苦研究的電磁炮和一些艦炮都要換新材料了。”
“嘖嘖,真厲害,如果大規模普及,塑鋼的成本肯定可以繼續壓縮……”
過了一會!
“陳總,厲害!”
“陳總工,強!”
馬總工跟幾個材料專家對陳牧和他帶領的團隊伸出大拇指。
陳牧臉上露出笑容:“諸位,新材料滿意嗎?”
“滿意,非常滿意啊!”
“哈哈,這款材料太厲害了……”
“如果將它們用作下個月的軍演,大家有什麼想法啊?”
“用它們進行下個月的軍演?這不是殺雞用牛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