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初雪來得比往年更早一些。
工部尚書段綸踩著薄雪快步穿過太極宮的迴廊,懷中緊抱的紫檀木匣上已經落了一層細雪。他身後跟著兩名工部主事,三人靴底碾過新雪的聲音在寂靜的宮道上格外清晰。
“尚書大人,陛下當真會對此物感興趣?“年輕的主事壓低聲音問道,撥出的白氣在冷風中迅速消散。
段綸沒有回頭,只是將木匣抱得更緊了些:“你可知邊軍每年因皮甲硬化要損耗多少銀錢?三十萬貫!若此物真如隴州通判所言......“
話音未落,前方傳來金吾衛的唱喝聲。段綸整了整衣冠,邁步踏入甘露殿的暖閣。
暖閣內炭火正旺,李世民正與房玄齡對弈。見段綸進來,皇帝執黑子的手在空中略一停頓:“段卿面色紅潤,可是有喜事?“
段綸鄭重行禮,將木匣呈上:“陛下,隴州進獻奇物,臣不敢專斷,特來請旨。“
李世民挑眉,示意內侍接過木匣。匣蓋開啟的瞬間,一股淡淡的鹼味飄散開來。匣中整齊碼放著十塊灰白色晶體,旁邊還有一卷絹布。
“此物名為火鹼。“段綸解釋道,“可軟化老皮,防止皮甲黴變。隴州通判李大人親驗,浸泡三日可使僵硬皮甲恢復如新。“
房玄齡聞言放下棋子,湊近觀察:“老臣聽聞西域有種'鹼石',可也是此物?“
段綸搖頭:“西域鹼石雜質甚多,此物純度極高,且...“他指向絹布,“這是製作之法,出自隴州一個叫程巖的年輕人之手。“
“程巖?“李世民指尖輕叩棋盤,這個名字在他唇齒間打了個轉,“多大年紀?“
“二十出頭,據說是個落魄書生,現以制鹼為業。“
李世民忽然笑了:“有意思。一個書生,不去考功名,反倒鑽研這些奇技淫巧?“
段綸連忙道:“陛下,此物若推廣軍中,每年可節省皮甲更換費用二十萬貫以上。“
棋盤上的黑子“啪“地落下。李世民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飄雪的宮城:“傳旨,命將作監即刻試驗此物。若確有大用...“他轉身時眼中閃過一絲興味,“這個程巖,朕要見見。“
隴州城西的程氏作坊裡,蒸汽繚繞。
程巖正指導工匠們調整鹼液濃度,忽然聽見院外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劉大壯提著木棍衝進來,臉上還帶著炭灰:“程哥!官、官差又來了!“
這次來的陣仗比上次大得多。十餘名金吾衛簇擁著一輛青蓋馬車停在院外,車上下來個穿緋色官袍的中年人,腰間金魚袋在雪地裡格外醒目。
“本官將作少監楊務廉,奉旨查驗火鹼。“官員環視作坊,目光在冒著熱氣的鹼池上停留片刻,“你就是程巖?“
程巖拱手行禮,不卑不亢:“草民程巖,見過大人。“
楊務廉微微頷首,從袖中取出一卷黃絹:“陛下有令,若此物確有大用,當納入軍需採買。“他頓了頓,壓低聲音,“程公子,你可知自己的名字已經上達天聽?“
院中霎時一靜,連燒火的工匠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計。程岩心跳陡然加快,面上卻不顯:“草民惶恐。“
接下來的三天,楊務廉帶人嚴格測試火鹼的每一項效能。他們取來邊軍報廢的皮甲浸泡,記錄軟化時間;又模擬漠北的潮溼環境,觀察防黴效果。到第三日傍晚,一件原本硬如木板的舊皮甲竟真的恢復了柔軟。
“奇哉!“楊務廉撫摸著皮甲,忽然轉身對程巖深施一禮,“程公子大才,本官回京必當如實稟報。“
當夜,程巖獨自站在飄雪的院子裡,呵出的白氣很快消散在寒夜中。他知道,從此刻起,自己這個名字已經進入了大唐權力中樞的視野。
長安,永嘉公主府。
李明月正在梳妝,侍女捧著個描金漆盒匆匆進來:“公主,韋貴妃派人送來的新鮮玩意兒。“
漆盒開啟的瞬間,李明月的梳篦“啪“地掉在了地上。盒中整齊排列著六塊乳白色方塊,散發著淡淡的桂花香——這分明是肥皂!
“此物從何而來?“她的聲音有些發抖。
“說是隴州一個叫程巖的匠人所制,如今長安城的貴女們都在搶購呢。“侍女好奇地拿起一塊,“據說比澡豆好用十倍,洗完肌膚留香...“
李明月接過肥皂的手指微微顫抖。這塊方方正正的固體,邊緣切割得整整齊齊,表面還壓著“程記“二字。這種工藝,這種形制,絕不該出現在公元七世紀!
她突然想起上月聽說的“火鹼“,當時只當是古人偶然發現的土法燒鹼。但現在看來...
“備轎。“李明月突然起身,腕間的翡翠鐲子撞在案几上發出清脆的聲響,“我要去見韋貴妃。“
馬車穿過長安城的繁華街市,李明月掀開車簾,看見西市最顯眼的鋪面前排著長隊,鋪額上“程記香皂“四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韋貴妃正在賞梅,見李明月來了,笑著招手:“明月來得正好,試試這香皂。“
李明月接過宮女遞來的溼帕和香皂,熟練地打出泡沫。這個動作讓韋貴妃眼中閃過一絲訝異:“明月怎知用法?“
“姑母方才不是示範了麼?“李明月滴水不漏地應對,心跳卻越來越快。她狀似隨意地問道:“這程巖還制了什麼新鮮物事?“
“聽說最近在試製透明琉璃,價比黃金呢。“韋貴妃忽然壓低聲音,“陛下都注意到此人了,前日還特意囑咐金吾衛暗中關照。“
李明月指尖一顫,泡沫順著她纖細的手指滑落。她望著消散的泡沫,忽然想起1937年冬天的金陵兵工廠,想起實驗室裡那些冒著氣泡的燒杯...
“明月?“韋貴妃疑惑地喚她。
李明月回神,露出完美的微笑:“這香皂甚好,姑母可否多給幾塊?“
回府的路上“程巖...“她輕聲念著這個名字,忽然對隨行女官道:“去查查這個隴州程巖,事無鉅細,本宮都要知道。“
甘露殿的燈火亮到三更。
李世民放下奏章,揉了揉眉心。案几上攤開的正是百騎司密報,詳細記錄了程巖近半年的動向:制火鹼、建作坊、與隴州李氏合作...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後一條——“疑似掌握透明琉璃製法“。
“陛下,段綸求見。“內侍輕聲稟報。
工部尚書捧著一塊透明晶體匆匆進來:“陛下請看,將作監按程巖之法試製的琉璃!“
李世民接過這塊拇指大小的透明物,對著燭光觀察。光線透過晶體,在奏章上投下一道清晰的虹彩。
“成本幾何?“
“較之西域琉璃,成本不足十分之一。“段綸激動道,“程巖在信中言,若能得官府支援,年產量可達...“
話未說完,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金吾衛統領跪在殿外:“稟陛下,永嘉公主府女官持公主令,調閱工部程巖案卷。“
李世民與段綸對視一眼,忽然笑了:“朕這個小妹,倒是嗅覺靈敏。“他摩挲著透明琉璃,若有所思,“傳旨,命百騎司暗中保護程巖。另外...“他眼中閃過一絲深意,“他研製的每樣新物,都要第一時間送進宮來。“
隴州的冬夜,程巖正在油燈下繪製玻璃窯的草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