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化工

第106章 放榜

“不……不可能!”崔玉的眼睛瞬間紅了,他指著榜單,歇斯底里地嘶吼起來,“作弊!這一定是作弊!他們怎麼可能考得過我!孔祭酒呢?我要見孔祭酒!這不公平!”

他的吼聲,引來了周圍一片同情的目光。

但更多的人,卻是用一種看傻子般的眼神看著他。

就在這時,一陣整齊的馬蹄聲響起。

一隊身著黑甲的百騎司禁軍,簇擁著一名面色冷峻的宦官,出現在了貢院門口。

那宦官展開手中的黃絹,用尖利的嗓音高聲唱道:

“陛下有旨!博陵崔氏,侵吞田畝,枉殺人命,罪大惡極!其族長崔民幹,革去所有官職,押入大理寺天牢,聽候發落!其子崔玉,品行不端,勾結地方,欺壓良善,即刻剝奪功名,永不錄用!崔氏在京家產,全部查封!欽此!”

轟!

如果說剛才的榜單是一道驚雷,那這道聖旨,就是一顆足以掀翻整個洛陽城的炸彈!

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

前一刻還風光無限的崔玉,這一刻,便從雲端跌入了地獄。

“不……這不是真的……叔父……”崔玉面無人色,雙腿一軟,癱倒在地。

兩名如狼似虎的百騎司禁軍上前,一把將他架了起來,像拖死狗一樣向外拖去。

人群自動分開一條道路,所有人都用一種混合著恐懼和震驚的目光,看著這戲劇性的一幕。

程氏學府的角落裡。

杜小七看著被拖走的崔玉,看著那張寫著自己名字的榜首,又看了看身邊同樣震驚的同窗們。

他終於明白了。

王玄策師兄說的沒錯。

他們的武器,不是筆墨,是刀!

他們的文章,不是文章,是狀紙!

這張榜單,不是功名錄,而是一張……死亡名單!

程寧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學生們的身後。她看著那張紅榜,看著遠處被查封的崔氏府邸,輕聲說道:

“這只是一個開始。”

“走吧,回學府。先生在等你們。”

“長安的路,還很長。”

程氏學府,演武場。

五十名剛剛在洛陽鄉試中掀起滔天巨浪的學生,沒有慶祝,沒有歡呼。他們依舊穿著那身青色的學子服,列隊整齊,站得筆直。

昨日的榜單,今日的聖旨,將博陵崔氏連根拔起,震動了整個洛陽。但對他們而言,那只是完成了一份作業。

程巖站在高臺之上,程巖站在高臺之上,目光掃過下方。他沒有表揚,也沒有訓斥。

“洛陽,只是開始。”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你們完成了鄉試,證明了程氏學府的價值。但我們真正的敵人,還在長安。”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會試,才是真正的戰場。那裡的對手,不再是崔氏這等地方豪強。他們是盤踞朝堂數百年的世家大族,是掌握天下輿論的清流名士。”

“你們的卷子,已經送到了陛下案前。這意味著,你們已經引起了他們的注意。”程巖的手指向前方,“從此刻起,你們不再是普通學子。你們是程氏學府的刀,是陛下手中的劍。”

“長安的路,不好走。”王玄策上前一步,聲音沉穩,“沿途盜匪橫行,山高路遠。而抵達長安後,你們將面對的,是比洛陽更殘酷的考場,更深不可測的對手。”

“所以,你們的下一項任務,是徒步前往長安。”程寧的聲音接了上來,平靜得像是在宣佈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沿途,你們要記錄所見所聞。每一個縣的民生狀況,每一條河的水文特點,每一座山的礦產分佈。你們要計算從洛陽到長安,一支萬人軍隊的糧草補給,需要多少馬匹,多少人力。”

學生們沒有絲毫驚訝。這才是程氏學府的風格。

“你們的考籃裡,不再是簡單的乾糧。”程寧指了指演武場旁邊堆放的數十個沉甸甸的包裹,“裡面是簡易的測繪工具,是各地最新的黃冊副本,是你們需要核對的賬目。”

杜小七拿起一個包裹,入手沉重。他開啟一看,裡面果然不是點心,而是一卷卷地圖,幾本厚厚的賬冊,還有一把刻度尺。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趕考。”程巖再次開口,聲音變得更加嚴肅,“這是你們的第一次長途拉練,也是你們第一次深入大唐腹地,用你們所學,去丈量這個國家。”

“你們要記住,你們的每一步,都在為大唐收集資料。你們的每一次計算,都在為百姓謀求生計。”

五十名學生齊聲低喝:“是!”

他們默默地背起行囊,沒有告別,沒有眷戀。他們的臉上,是疲憊,更是堅韌。他們不像趕考計程車子,更像一支執行特殊任務的隊伍。

洛陽的晨曦,再次灑在他們身上。他們邁開步子,步伐整齊而有力,匯入東去長安的官道。

這條路,他們將用雙腳去丈量。這條路,他們將用所學去勘測。

官道上,不時有世家子弟乘坐的馬車飛馳而過。車伕們看到這群穿著青色學子服,揹著沉重行囊,徒步趕路的少年,都投來好奇甚至嘲諷的目光。

“這是哪家的窮酸書生?連馬車都坐不起!”一個錦衣少年從車窗探出頭,大聲嘲笑。

杜小七沒有理會,他只是低頭,在手中的地圖上,認真地標註著沿途的驛站位置,並在一個小本子上,飛快地計算著從洛陽到下一座城池的距離,以及所需的時間。

王玄策走在隊伍的最後方,他看著這群年輕的學子,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他們不是在趕考,他們是在修行。

日頭漸漸升高,汗水浸溼了他們的衣衫。但沒有人停下,沒有人抱怨。他們只是機械地邁動雙腿,一步一步,向著遙遠的長安進發。

他們的腦子裡,沒有詩詞歌賦,沒有風花雪月。只有數字,只有圖紙,只有那些需要被修正的“爛賬”。

傍晚時分,他們抵達了一個小鎮。疲憊和飢餓,像潮水般襲來。

程寧走到隊伍前方,指著鎮子口的一塊石碑。

“這是河東道,某個縣的邊界。”她平靜地說道,“今晚,你們要找到這個縣的里正,核對縣衙的賬目,查閱去年的黃冊。我要知道,這個縣的實際人口與黃冊登記的人口,相差多少。今年的稅賦,是否有異常。”

學生們沒有休息,直接散開,融入小鎮的夜色中。

杜小七跟著程寧,來到一家破舊的客棧。客棧老闆看到他們的裝束,有些警惕。

“兩位客官是……趕考的?”老闆小心翼翼地問道。

程寧沒有回答,她只是拿出一張紙,放在桌上。

“老闆,我們想問一下,去年貴店的稅務,是交給縣衙,還是直接交給了……某個大戶?”

老闆的臉色,瞬間變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