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明末

第470章 盡起!

黃臺吉心中沉吟。

攻陷京師並沒有花費他們太多的氣力,傷亡並不大。

周延儒帶領的兩鎮援兵在西郊被他們擊潰。

周延儒不知軍事,將軍權交付於唐通之手。

可惜的是,兩鎮軍兵早已經沒有當初在松錦決死的氣勢。

在陷入了清軍的包圍圈之後,兩鎮兵馬大潰。

敗亡近在眼前,周延儒命親從將其殺死,誓不做清廷俘虜。

周延儒任職首輔,過大於功,不善治國,不通軍事,以致於國勢頹廢。

結黨營私、欺君誤國。

機械欺蔽,比匿容私。

濫用匪人,封疆已誤。

然臨危之時,能以身死而全名節,終難苛責。

相比於周延儒最後的果決,唐通和白廣恩就顯得有些不堪。

唐通在兵潰之後,毫不猶豫的領軍投降了清軍。

白廣恩則是領家丁百騎逃離戰場,但隨後逃至保定之時遭遇清軍截擊。

其子白良弼在松錦之戰被俘,後投降清庭。

重重圍困之際,清軍遣其子白良弼勸其歸降。

白廣恩最終也選擇了投降一途。

明廷在北國的最後一支野戰之兵,也就此被清廷納入了掌控之中。

在裁汰了一些不堪用的弱卒之後,得兵兩萬人。

攻陷京師之後,收降四鎮兵馬兩萬。

明四鎮兵馬原有四萬人。

在外城告破之後,他們依託街巷仍舊與入城的清軍搏殺。

昌平鎮總兵李守鑅、薊州鎮總兵朱國棟、保定鎮總兵張世顯三人先後戰死。

四鎮兵馬也因此才最終崩潰開始投降。

“京師附近的綠營兵整訓的如何了?”

黃臺吉在沉思了許久之後,發問道。

拜音圖恭順的低下頭,繼續彙報道。

“京師附近的原明京營兵、昌平、保定、薊州、密雲、東協、五鎮兵馬合計四萬人,依照前朝舊制重新整訓,化為六營。”

“由白廣恩、唐通兩人各統一營,另外四營自各旗之中選拔英傑為將,如今皆已赴任。”

“只要陛下一道諭旨,即刻便能夠調往戰場。”

黃臺吉心知肚明,明廷的這些兵馬不是沒有戰鬥力。

之所以在他們的兵鋒之下一觸即潰。

一是因為一直以來在野戰之中,明軍都鮮少獲勝,因此面臨他們之時士氣憑空便會被削弱一截。

二則是因為武備缺乏,軍餉短缺,軍兵缺衣少食,談何戰鬥力。

滿餉滿糧的明軍。

在松錦他已經見識過了……

黃臺吉眼眸之中驚芒閃動。

“四萬……”

但是四萬人,仍舊遠遠不夠。

南進的大軍,他已經撒出去了十三萬人。

這十三萬人,旗兵只有五萬,大部分都是從蒙古各部落徵調的騎手,還有明廷各地的降兵充數。

在京師,只剩下正黃、正紅兩旗,加上各旗留守的兵馬,旗兵還是隻有一萬五千多人。

正藍、鑲藍、正白、鑲白、鑲黃、鑲紅六旗都被派去了南方。

黃臺吉不留痕跡的輕嘆了一聲。

在松錦之戰前,滿蒙漢八旗的旗丁已經超過八萬。

但是松錦一戰,他們總計的傷亡超過兩萬多人,旗丁折損了差不多萬人,大小將校戰死者良多,對於他們而言可謂是損失慘重。

以小國伐大,終難以成。

以關外一隅之力,欲吞併萬里中原,實在是太過勉強。

中國疆域遼闊,底蘊深厚,縱使衰敗,也不至於因一兩萬人的傷亡而元氣大傷。

若是此時的中國仍然處於混亂之中,各地不斷冒出民變,內部權力繼續傾軋,趁勢而為殺入中原並非虛妄。

但是眼下,明廷倒下了,取代明廷作為他們對手,卻是陳望。

南國在陳望強而有力的軍勢之下已經初步完成了統一。

陳望陳重兵於兩淮黃河一帶,實在是難越雷池半步。

黃臺吉很清楚,現在的兵力,完全不夠。

不僅僅是進取不足,就是自保也是不足。

想到這裡,黃臺吉不由的暗罵了一聲李自成。

李自成狼子野心,佔據西北,雖然對他俯首稱臣,但是心中的野望卻沒有熄滅半分,還做著能夠一統天下的美夢。

不與他一起進攻陳望,反而將目光和軍力盡數投向西南之地。

而一直以來對他恭順不已的固始汗現在也和李自成曖昧不清,實在是目光短淺。

固始汗佔據了雪區之後,目光一直就放在西南,也沒有多少進取中原的想法。

真將西南那樣的窮鄉僻壤佔了又能怎樣?

兩廣、湖廣、還有最為重要的漢中府都在陳望的手中,李自成想從西南東進,真是痴人說夢!

黃臺吉雙手下意識的用力,握緊了龍椅的扶手。

李自成在他的眼裡評價又更低了一分。

論起打仗,李自成確實是有幾分本事。

但是說起戰略上的眼光,在黃臺吉的眼裡,李自成就和一個白痴沒有兩樣。

李自成這一次進軍四川,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才攻克了成都府。

但是川東三府現在都在陳望的控制之下,入川的道路對於陳望來說暢通無阻。

李自成既不趁著靖南軍主力在揚州之時猛攻漢中府,也不攻打潼關,不將潼關這樣的軍事重鎮掌控在自己的手上,開啟進入河南的門戶。

潼關和漢中這兩處的歸屬,決定著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誰的手中。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黃臺吉的神色凝重,他猶豫了很久的事情,終於在此刻下定了決心。

“傳我聖旨。”

伴隨著黃臺吉低沉而渾厚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迴盪。

皇極殿內一眾清廷的文武大臣皆是垂下了頭齊齊跪拜,額頭幾乎貼到冰冷的青磚地面。

“明廷已滅,天命歸清,北國已掃,正是南下定鼎至時!”

黃臺吉緩緩的站起了身來。

丹陛之上,黃臺吉微側身軀,一手按著腰間的珵帶,一手按著龍椅的椅背。

此番入關,為了應對不斷升級的戰事,他前後一共徵召了五萬旗兵入伍。

又從外藩察哈爾、喀爾喀、阿祿科爾沁、科爾沁等各部蒙古之中徵召了大量的騎兵,得兵馬十三萬之眾。

攻破明朝的京師之後,前後得降兵六萬餘人編為綠營。

四萬多人的綠營在京師整訓,還有兩萬多人,黃臺吉則是直接編入了南征的大軍之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