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陳望一早也預料到了黃臺吉在這樣的時局之下,必然徵召外藩蒙古助陣。
吳三桂的反叛,完全是在陳望的預料之中。
清軍攻陷了京師,吳三桂的父親與一眾親族都淪為人質。
再加上清軍的大軍壓境,依照吳三桂一貫以來的表現,投降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所以陳望一早便讓情報司嚴格監控吳三桂的行營、宅邸,果然截獲了吳三桂和清廷的來往書信。
隨後的事情,便是事先告知祖澤傅,馬進忠揭露實情,關城之上逼出吳三桂。
以吳三桂為首的投降派這類內患已除,但是外憂並沒有解決。
無論遼鎮是戰是降,單憑遼鎮的兵馬,關寧兩地要不了多久便會淪陷。
所以陳望便立即傳令惠登相領山東鎮第一師,整兵一萬兩千人北上馳援關寧。
山東鎮第一師的兵馬經由揚州之戰損失慘重,不過在北上之後,陳望從平南、河南、還有山東等鎮麾下抽調精銳填補入內,補足了人數。
山東鎮第一師的師長是總兵高傑。
但是高傑在揚州之戰受傷嚴重,雖然不至於致命,但是卻暫時沒有辦法長途跋涉,以及親身上陣。
所以陳望讓高傑和惠登相暫時換領部隊,讓惠登相領兵北上,高傑則是領著山東鎮第二師坐鎮海州。
對於這一切黃臺吉自然是並不知情,清廷對於明廷多有滲透,但也只是明廷,只是北國。
靖南軍所控制的地區不敢說是鐵板一塊,但是在情報司和各鎮兵馬的監管之下,清軍的耳目並不能得到太多的訊息。
黃臺吉的神情不由自主的又再度陰鬱了數分。
昔日攻伐明廷之時,之所以能屢屢得勝,很大程度在於請報上的優勢。
明廷的九邊就和篩子沒有什麼兩樣,拿著情報來換訊息的人比比皆是,晉商就是他們最大的助力之一。
明軍的動向在他們的眼裡一清二楚,明廷的方略,甚至他們都能得知一二,這才可以輕而易舉的贏取連番的大捷。
但是眼下,佔據著情報上優勢的一方,卻是靖南軍。
沒有秘密的,不是他們的敵人了。
現在已經變成了他們自己。
“南面的情況如何?”
黃臺吉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茶杯放下在桌面之上發出了一聲悶響。
中軍帳內一眾清軍的將校皆是適時的低下了頭,這個時候,沒有人敢去觸黃臺吉的黴頭。
拜音圖向著四下看了一眼,他也不想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回話,但是軍務現在卻是他在協助管理。
拜音圖深吸了一口氣,回稟道。
“偽明總兵陳望,領兵十三萬自徐州北上,依託水師之利,經由運河進往濟寧。”
“睿親王已經領兵從沛縣返回濟寧城內守備,暫時隔斷了偽明靖南軍北上的道路。”
“偽明之靖難軍,於三月初二發動進攻,排布重炮……”
拜音圖停頓了一下,他微微抬眼,觀察著黃臺吉的神色。
果然看到了黃臺吉的神色再度陰沉了不少,拜音圖的心中叫苦,但是卻又不敢不說。
“……排布重炮約四十餘門攻濟寧,靖南軍之重炮,轟鳴如雷,威勢驚天,十日之間外城多段塌陷。”
“靖南軍各營多備火炮,觀測合計應當在六百門以上,其銃槍眾多,步步推進,我軍進犯則原地列陣,銃炮連綿不絕,難以靠近。”
“以騎兵突擊,則排布一種空心方陣相對,其步兵分列於四面,內中不留兵馬,銃槍長矛在外,各陣彼此交錯,我軍騎兵突入陣中,根本難以建功。”
原本肅靜的中軍大帳內,頓時一片譁然。
四十餘門重炮,數百門步兵炮的訊息,猶如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
攻城的重炮,清軍也有。
但是哪怕是算在松錦之戰後的繳獲,以及攻陷京師之後的繳獲,能算作攻城重炮的,能用的也就只有七十門。
這些火炮,用於野戰的只有半數,剩餘的原本都是安裝在城牆之上的攻城炮。
而現在,靖南軍卻是一次性拿出了四十餘門重炮,用於野戰攻城。
這樣的底蘊,無疑代表著靖南軍的強勁的實力。
要知道哪怕是松錦之戰,自九邊八鎮馳援而來的明軍也沒有攜帶那麼多的重炮。
而數百門的步兵炮,也是一個極為駭人的數字。
要知道,這數百門的火炮,可是靖南軍中的火炮。
不是明軍序列中那些什麼連盾車都打不穿的佛狼機,也不是那些粗製濫造的大將軍炮。
靖南軍的火炮是有標準的規格,實際上就是紅衣炮的形制,只不過是比起常說紅衣大炮炮子要上不少,算不得攻城的重炮。
清軍也有自己的炮廠,早在天聰五年便已經開始仿製火炮,對於紅衣炮並不陌生。
漢軍烏真超哈的組建,也正是在成功仿製了第一門紅衣炮後的產物。
在戊寅之變中,和靖南軍對陣之後,黃臺吉也意識到紅衣炮在野戰之中的作用,後續的清廷的炮廠都開始製造起了更為輕便的紅衣步兵炮。
正是因為知道步兵炮的威力和作用,此刻帳內眾將才面如土色。
三年來清廷傾盡全力才鑄造出兩百餘門步兵炮。
而現在靖南軍卻是直接拿出了六百餘門步兵炮。
怎麼能讓人的心中不生出恐懼。
“我不要聽這些東西,你直接告訴我,濟寧的情況如何了。”
黃臺吉打斷了拜音圖的言語,冷聲道。
拜音圖低下了頭,穩了穩心神,稟報道。
“濟寧周邊堡壘、支城,營地,一經全部失陷……”
黃臺吉的神色驟然一沉。
不過就在黃臺吉怒而起身之時,賬外突然傳來了一陣喧譁聲。
黃臺吉臉色瞬間鐵青,正要發作,帳外突然傳來嘈雜的腳步聲。怒意未及宣洩,就見一名滿身塵土的驛卒踉蹌衝入大帳,
“山東省、青州府急報!”
“三月十二日,於青州府府治益都南部,發現大批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