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輪轉,光陰如指尖流沙,百年時間匆匆而過。
自伏羲功德圓滿,前往火雲洞鎮壓人族氣運,洪荒之中風調雨順,以彰顯天皇之德。
而後眾多部落一番商討,終於推舉出新的共主,神農氏。
神農氏本姓姜,因生於姜水之畔得名。
早在伏羲治下之時,隨著人族繁衍增多,僅靠漁獵已漸漸無法滿足飽腹需求。
他敏銳的發覺其中問題所在:漁獵採集的收穫太不穩定,人族無法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
洪荒之中繁茂的植物給了他靈感,於是遍尋荒野,採集可食用的種子進行播種,經過一番培育後,得益於風調雨順,收穫豐碩的五穀。
在將培育五穀的方式傳授給各部落後,積累了隆重的聲望,因此在伏羲隱退後被尊為新的人族共主,被尊稱為神農氏。
人族在新的共主率領下,邁入一個新的發展期。
......
姜水之畔的人族部落。
神農氏俯身檢視一名奄奄一息的人族,神色凝重。
此人已大病三日,氣息微弱,面無血色,在眾人的注視下,終於吐出最後一口氣。
神農氏嘆息一聲,伸手撫平他臉上褶皺,而後站起身。
人族繁衍開拓後,新的問題浮現出來,疾病便是其中之一。
只需一場風寒,好端端的人就如被寒風吹過的野草,忽然凋零,就在部落中,神農已檢視數十位患病之人。
部落中央架著一座陶鍋,其中煮著一些綠色湯汁,有人從中盛出一碗,遞給身旁之人,而後幫助病人飲下。
陶鍋中煮著一些翠綠色的葉子,正一些野茶。
神農氏意外發現,蘊含靈氣的茶湯,可為患者補充元氣,因此命人採摘而來,在部落中煮出茶湯。
但茶終究不是藥,看著部落中的病患,神農氏眉頭緊皺。
“唉,若是聖師在就好了。”
就在此時,身旁一位老者輕聲嘆息。
“聖師?”神農氏轉身,詢問向老者。
老者點頭回道:“我從小聽聞,聖師曾行走諸多部落,僅需吐一口仙氣,便可治癒一個部落之人。”
“天皇陛下功德圓滿時,聖師現身相送,您何不去祖廟向聖師求助?”
神農點點頭,連山的人族聖師之名,他自然也是知道的。
“哪裡有那麼簡單,如今人族部落眾多,聖師就算能救得一時,難道能常駐部落之中,為眾人看病?”
老者被說的啞口無言,就聽神農話鋒一轉。
“不過聖師雖不可常駐部落之中,我等向聖師問道卻是可以。”
於是,神農吩咐左右準備祭品,率領眾人前往武夷山人族祖廟,準備祭拜聖母娘娘和人族聖師。
眾人跋山涉水,翻山越嶺,頗為勞累。
行至途中,一陣寒風吹過,便連神農氏也略感疲乏,晶瑩的汗水順著額頭流淌下來,無奈停下歇息。
蒼涼的月光從遠山盡頭升起,太陰月華如水般傾倒在大地上。
身體的不適讓神農無法入睡,於是起身藉著月光望向荒野,就在此時,一道螢火亮光吸引了他的注意。
未驚醒熟睡的侍從,神農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到亮光前,一顆翠綠的小草安靜的隨風搖擺,散播開一股香氣,讓他精神一震。
神農伸手將小草拔起,只覺香氣誘人,於是一口口將小草吃下,濃郁的苦澀充斥口腔,而後一股清氣順流而下,再擴散到全身。
仿若陽光融化冰雪,身軀的疲憊轉瞬間消失,神農驚訝的望著手中這棵小草,眼中異彩連連。
福由心至,一個念頭浮現在腦海:“既然我可以找到飽腹的五穀,何不再尋找治病的草藥?”
當這個念頭誕生後,神農越想越覺得可行,神情大為振奮,於是喚醒熟睡中的眾人,將手中草藥展示。
“我已明悟如何治癒傷患!”
眾人從睡夢中驚醒,眼見得神農精神奕奕,一掃疲憊之態,不由的俯身慶賀道:“恭喜陛下!”
“陛下,既然已找尋到治癒之法,我等還去祖廟嗎?”
神農遲疑一番,想到部落中痛苦掙扎的族人,定下心來,吩咐道:“我與部分人馬先返回部落,分出一半人繼續前往祖廟,由族老代為祭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