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忠心,朕心甚慰。只是如今情勢艱難,不得不如此。不過,”
他話鋒一轉,眼中閃爍銳利光芒,“局面正在改變!高歡已離京北上,朕已與高太尉達成默契……”
他將華林園“家長論”及交易簡略說了一遍,“下一步,便是要解決斛斯椿這心腹之患,徹底掌控洛陽!”
李休纂原本還沉浸於皇權衰落的痛心,聞言頓時精神一振!
猛抬頭,眼中爆出驚喜光芒!
這位新帝,果然非傳聞中懦弱傀儡!
有膽魄!有手段!敢在高歡眼皮下合縱連橫,敢向手握兵權宿將開刀!
“陛下英明!”李休纂激動道,“臣先前還憂心忡忡,如今聞陛下已有籌謀,實乃大魏之幸!社稷之幸!陛下但有驅使,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元修滿意點頭:
“朕需愛卿相助之處,確有不少。首先,便是這宮中宿衛。如今領羽林軍的獨孤信,乃朕演武場親拔之人,尚可信任。但虎賁軍中郎將乞伏渾,系高歡心腹,此人不得不防!”
李休纂沉聲道:
“乞伏渾雖掌虎賁,然宮城各處關隘守衛,多有臣家族安插之人。陛下若實不放心,臣府中尚有數代陰養死士百人,個個悍不畏死,武藝高強。若陛下需,臣一聲令下,便可入宮,潛伏各處,貼身護衛陛下週全,縱有不測,亦能保陛下萬無一失!”
元修聽得心中一凜,暗自咋舌。
‘好傢伙!不愧百年世家!爾朱榮那般清洗都未能徹底摧毀根基,這底蘊果然深厚!’
“死士倒不必急於一時,”元修擺手,獨孤信加這些潛在力量,他對自身安全暫有信心,“宮禁守衛,有獨孤信與愛卿暗中照應,朕暫放心。眼下最棘手的,是宮裡內侍宮女!原來那些,非高歡眼線,即斛斯椿耳目,朕早已遣散。如今朕身邊連個端茶倒水、傳遞訊息的貼心人都無,實在不便。此事,還需愛卿費心,為朕尋覓些真正可靠、身家清白之人。”
李休纂一聽,立刻拍胸脯:
“陛下放心!此事易耳!臣家中及姻親故舊中,多有忠良之後,家道中落或自願入宮侍奉者。臣回去後立刻著手挑選,務必尋得品行端正、忠心可靠之人。最遲明日一早,便可送入宮中,供陛下驅使!”
“如此甚好!”元修大喜,心中一塊大石落地。
看著李休纂,心中感激,沉吟片刻,鄭重道:
“愛卿如此為朕分憂,朕亦不能虧待愛卿與李氏一族。朕意,即刻冊封愛卿族妹貴華夫人李翠萱,不日即進位皇后,正位中宮!”
李休纂聞言大驚,連忙再離席跪倒:
“陛下!萬萬不可!臣族妹能入宮侍奉陛下,已是天恩浩蕩,何敢奢望後位!如今大局未定,高歡在外虎視眈眈,朝中亦有奸佞環伺,此時冊後,恐引人注目,打草驚蛇,反而不美!臣以為,後位之事,當徐徐圖之,待將來時機成熟,陛下乾綱獨斷之時,再行冊立不遲!區區名分,臣與族妹,皆不在意!”
元修聽著李休纂這番發自肺腑、顧全大局的勸諫,心中又是一陣感動敬佩。
這才是真正肱骨之臣!
時刻以國事為重,不計個人家族榮辱!
“愛卿……哎!”元修嘆氣,再扶起他,“只是如此,太委屈貴族妹了。”
“陛下言重了!”李休纂正色道,“能為陛下分憂,助大魏重振皇權威儀,使天下子民得享太平,乃我李氏世代夙願,何來委屈一說!此皆臣與族妹分內之事!”
元修重重點頭:
“好!有愛卿此言,朕心甚安!皇后之事,暫且擱置。但朕明日便下旨,擢升愛卿為尚書,入主六部,為朕臂助!”
李休纂略一思索:“如今天下藩鎮林立,兵部已難有作為。臣願往吏部,為陛下銓選賢能,整頓吏治。”
元修卻搖頭,目光變得深邃:“吏部固然重要,但朕另有重任,需託付於愛卿。朕意,命愛卿出任工部尚書!”
“工部?”李休纂微愣,有些意外。
工部雖位列六部,然相較吏、戶、兵、刑,權責地位似稍遜,此亂世中,似非關鍵部門。
陛下為何……?
元修見他疑惑,壓低聲音,示意靠近,貼耳用僅兩人能聞之聲道:
“朕手中,有一款新式強弓圖紙,其射程、威力遠勝當今所有弓弩!此乃國之利器!朕明日便交予愛卿。工部掌營造、軍器,此事交由愛卿親督,務必尋最可靠工匠,秘密進行,絕不可走漏半點風聲!”
他又將東郊演武場,如何指點獨孤信,利用騎射戰術和心理戰大敗元澤步卒之事簡略說了一遍。
李休纂聽得雙眼放光,激動不已!
新式強弓!騎射戰術!以弱勝強!
這位陛下,不僅有政治手腕,竟還精通軍略,甚至能拿出超越時代的軍械圖紙!
“陛下放心!”李休纂壓抑激動,斬釘截鐵道,“此事關乎國運!臣必親率心腹,尋覓洛陽左近最隱秘之所,挑選最可靠匠人,日夜趕工!所需錢糧物資,臣亦可先從家中墊付!定不負陛下所託!”
“好!”
元修滿意點頭,接著又道:
“還有一事。前日朕已與斛斯椿議定,設法將爾朱兆麾下猛將慕容紹宗招攬過來。但朕信不過斛斯椿派去之人。此事,還需愛卿相助。你需挑選幾名絕對可靠、精明強幹心腹,攜朕親筆信,與斛斯椿的人一同前往秀容川。明面上配合,暗地裡要確保慕容紹宗必定前來!若他猶豫不決……必要之時,”
元修眼中閃過一絲厲色,“就算是綁,也要將他給朕綁回來!”
李休纂毫不猶豫應道:
“臣明白!此事重大,慕容紹宗若能為陛下所用,實乃如虎添翼!臣今夜回去,便立時挑選人手,交代清楚,明日即可出發!”
君臣二人,就在這書房之內,就宮廷宿衛、後宮人選、六部任命、秘密武器製造、招攬名將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達成共識,並做出細緻安排。
李休纂越談越心驚,越談越欽佩!
這位年輕陛下,思路之清晰,眼光之長遠,手段之老辣,簡直匪夷所思!
他對天下大勢的判斷,人心的把握,未來戰略的規劃,皆遠超自己想象!
大魏……或許真有救了!
皇權復興,或許真在眼前!
兩人密談至深夜,燭火數易,李休纂才帶著滿腔激動、崇敬與沉甸甸任務,悄然離宮。
元修立於窗前,望著李休纂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長長舒了一口氣。
隴西李氏,這顆最關鍵棋子,終於和自己聯絡上了!
有了他們的鼎力支援,自己的計劃,就能更快、更穩地推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