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的,假如我們想要讓倭國去推行某個政策。】
【而掌握權力的議員,不同意怎麼辦?】
【雖然說,我們肯定是會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在暗中操縱倭國的選舉。】
【保證上臺的議員和官方官員,儘量都是我們想要的人選。】
【但是,既然我們將倭國標榜為一個超級岷主國家,那自然是不能做得太過分的。】
【而且民意這種東西,很難操縱。】
【很多時候自認為能操縱民意,往往最終都會被民意所反噬。】大秦位面。
贏政鏗鏘道:“扶蘇,你認為民意該如何操縱?”扶蘇聞言,臉上露出遲疑。
“你但說無妨。”贏政下了令。
扶蘇這才臉色一鬆:“父皇,兒臣認為您的問題便有誤,民眾向來不是操縱的。”“反過來說,誰想要操縱民意,最終會被民意所反噬。
贏政臉上饒有興致:“繼續說。”
扶蘇上前幾步,朗聲道:“民意,只可疏,不可堵,不可操縱,只可引導。”“正所謂,四兩撥千斤。”
贏政不由得大為讚賞:“近來長大了不少,朕心甚慰!”“都是父皇教導得好。”
扶蘇恭敬行禮。
【更不用說,倭國變成超級岷主國家以後,全國上下各級議會都要舉辦選舉。】【粗略算下來,估計得有數萬甚至數十萬場選舉,我們肯定是操縱不過來的。】【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有所預見。】
【成為殖民地,倭國民眾中,肯定會出現反對我們的聲音。
【而這些民眾,自然會選出反對我們的議員乃至官方,從而給我們製造麻煩。】
【這也是把倭國變成超級岷主國家的弊端之一,而且是從根源上無法解決的弊端。】歷朝歷代古人們頓時神色一凜。
無法解決,那前面那麼多鋪墊,豈不是白費了。留下這麼大一個漏洞嗎?
而接下來天穹光幕上的內容。讓古人們懸著的心放了下來。ses.es
【但是,解決方案也是有的,那就是文官中立制度。】
【這也是當代在西方國家中常用的制度,也可以叫做政務官和事務官分離制度。】【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國家官方中有非常多的公務員或者官方僱員。】
【這些人肯定不可能全都透過選舉產生,這不說選舉這麼多人的工作量有多大了。】【一般選舉,都是四年一屆。】
【總不可能四年一次,把整個官方所有的公務員全換一遍,那國家不直接就癱瘓了?】
···
看到這裡,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們再次一驚。四年選一次?
這些底層官員似乎不用。
難道,那些手握重權的官員,需要四年重新選一次?
古代皇帝們理解不了。
但不理解歸不理解,可若是用在倭國人身上,他們沒有意見。
【所以說,絕大多數的西方國家,都會把政務官和事務官進行分離。】【議會議員和官方首腦屬於政務官,透過選舉產生。】
【但是在他們之下,各部門的公務員都是和官方簽訂合同的官方僱員,俗稱打工人。】
【他們是不會隨著選舉動來動去的,只會隨著工作年限以及自己的努力正常晉升。】看到這裡,明朝後期諸多朝代位面當中。
不少古人異口同聲道:“這便是所謂的買官?”
在古代,一旦有了功名,可謂是無往不利。
即便是地方官員見了,也得禮讓三分。
而若是考不上,又想要此耀眼的榮譽,怎麼辦?
所以,明朝中後期的古人們,就有了一個選擇,花錢買。當然,這些人將此事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捐官。
但是,這種方式能讓倭國徹底成為華夏殖民地?
【當然,不經過選舉,公務員的晉升也是有上限的。】【比方說日不落公務員,最高就是內閣秘書。】
【但是很多時候內閣秘書,才是真正的部門首腦,畢竟他們已經在部裡工作了幾十年了。
【而很多經過選舉上臺的大臣,完全沒有真正的從政經驗,只能被內閣秘書玩得團團轉。]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直接控制高層公務員。】
【這樣一來,即使倭國選出反對我們的權臣,也無妨。】
【因為公務員都是我們的人,他們的政令連權臣辦公地都出不了。】
大漢高祖位面。
劉邦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只需要控制住這群國家肱骨。便能夠讓掌控力更上層樓。
下方,蕭何附和道:“這更像是種在倭國官員體系中的‘蠱”,用起來比傀儡皇帝還好用。
劉邦點頭:“一個是釋出命令,另外一個是落地執行。”至於中間那群人嘛。
只不過是跟隨時代大勢而走罷了。“對倭國人,就該如此!”
【具體實現起來也很容易,我們將會在權臣辦公地,成立一個新的機關。】【我們稱之為帝國中心幕僚廳,簡稱小幕府。】
【帝國中心幕僚廳的最高長官,稱之為幕僚長,名義上是倭國官方權臣的秘書,實際上是官方公務員的領袖。】
【同時也是倭國公務員,能達到的最高職位。】
【實際上,幕僚長的真正領導,為駐倭帝國軍的最高長官。】
【而總長官直接向我們,也就是帝國皇帝本人負責。】
【在幕僚長之下,則是各省的小幕僚長,分別在各個省份的辦公地駐紮小幕府。】【這裡的“省”指的是國家部門,而不是地方行政單位。】
大明成祖位面。
朱棣眼中閃過一絲明悟之色。
“或許,很多人都以為,權臣才是一個國家的七寸要害。”
“但實際上,這些中高層官員,才是真正的國家中堅力量,只需要控制他們,便可以,控下御上。”
“此計甚妙!”
這個時代位面的朱棣,剛剛奉天靖難,坐上皇位。
但由於他乃是篡位登基,朝中沒有官員根基,治理起來難度相當大。故而他在西廠之外,成立了東廠。
用於鞏固皇權,監察百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