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挑釁並不是龍國懼怕的表現,而是龍國為了大家的體面,犧牲了一部分小我。”
“可對方若是不領情,那麼就只能讓對方閉嘴了。”
下方,朱高熾也明白了。“一次解決所有問題!”
朱棣微微頷首。
以為龍國的隱忍是懦弱,那就錯了,後果很嚴重。
“看來,朕也應當效仿龍國,一舉殲滅那北境殘元勢力!”一戰定乾坤!
【因此,六二年大毛授意阿三,可以隨時對我國進行進攻。】
【這,就相當於是公開宣戰了。】
【因此,上面決定以戰止戰。】
【但是這個打,也不是說就為了要個面子,或是依靠武力實現我們的主張。】
【而是為了把阿三給打回到談判桌上,同時在大國博弈中,要做到完全主動。】
【而在開戰之前,對方還汙衊我們要入侵阿三。】
【所以在開戰之初,我們給20多個亞非國家傳送了一封信函。】
【其中歷屬阿三數年來的得寸進尺,以及龍國的步步忍讓。】【現在龍國出兵是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但是你們也不用聽信鷹醬、老大哥、阿三宣揚的龍國侵略論。】
【我們龍國人,雖然有能力用武力,來實現自己的主張,但我們不會這麼做。】彈幕飄過:
一自古以來,我們華夏出兵講究的就是一個師出有名。
一通俗翻譯來說就是:給臉不要臉,那就別怪我打你臉了!
一佔據絕對的道德制高點,給天下諸國一個交代,再者說對我們計程車氣也有很大幫助,因為是正義之師!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光。
立於道德之高峰,首先便握住了“理”之大利。贏得他國名義上的援手,更是引導了輿論走向。
即便如鷹醬與老大哥這等背後勢力,也不敢輕犯眾怒。
“你鷹醬與老大哥欲設局?”
“那龍國便順勢而為,非但未陷自身於困境,反倒反守為攻,兼具‘名’與‘理’。”師出有名,令敵手無言以對。
這也是華夏征伐之前釋出檄文的老傳統了。
李世民揹負雙手,沉聲道:“如此,誰為宵小之徒,自是一目瞭然。”
【所以,雖然我們一個月就把阿三打得稀里嘩啦。】
【但在停火之後,還是做出了交還繳獲物資、俘虜人員。】【甚至,做出了實控線向我方一側後撒20km的決定。】
【這就是在昭告天下,你要是想打,我就陪你打,我能打哭你一次,就能打哭你第二次第三次。】
【大乘佛法你聽不懂,那咱們還是略懂一些拳腳的。】
【但是我不仗著拳腳欺負你,打你之前什麼局面,打完我給你恢復到什麼局面。】【你一寸土地,我都不要你的,咱們接著坐下來談。】
【大乘佛法的運用,徹底打破了西方關於龍國侵略阿三的謊言。】
彈幕滑過:
一後撒是因為咱們推進了那麼多,只不過是撒回來罷了。
一反正這一戰以幾百人傷亡換來對方數以萬計,值!
歷朝歷代的古人們頓時敬佩。
按理來說,龍國打下來的地方,便已經可以將其控制了。
打了大勝仗,卻還退回去,這份氣度真是千古罕見!
大秦位面。
贏政冷笑:“一旦開戰,這些狗腿子的主人們,就都銷聲匿跡了。”
看來戰前引動輿論,佔領道德制高點,給那些小國披上了“惡人”稱號。完全封殺了那些大國出手的機會。
相當於斬斷了這些小國的“臍帶”。
這時候,龍國來個關門打狗,並且殺雞給猴看。這種感覺,一個字:爽!
【如此操作,實在是打了對面的臉,對面還得賠笑。】
【也因此,西方有些政卿,說龍國是五常裡最“苟”國家。】
歷朝歷代的政治精英們,紛紛會心一笑。“苟?”
“韜光養晦,有何不可?”
“扮豬吃虎罷了,大驚小怪。”
不管龍國最終撤兵是否是受到了其他強國的干擾。但這分明是龍國的一種策略。
以退為進!
【其實以戰止戰的核心,並非在于軍事。】
【而是在於要在政治,在外交,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們打的是正義之戰。】【我不圖你土地,不圖你資產,打你純粹是懲罰性質。】
【這一仗打得,就連阿三的臣家舊不落都不好意思再了。】【手,是阿三先動的。】
【戰,是阿三先宣的。】
【結果龍國作為戰勝國,什麼都沒要。】
【日不落那張嘴,大家也都知道什麼德行。】【但在那次,他們的官方報紙的評論是:
【一個大國不利用軍事勝利索取更多的東西,有史以來這還是第一次。】彈幕滑過:
一我跟你講道理,你不聽,我就講物理吧。
一孔子《掄語》有曰:說不通就先打一嘴巴再說。春秋位面。
孔子滿臉黑線:“這··這是我說的?”他看向了下方的顏回等人。
是不是他們乾的?
三國位面。
諸葛亮眼中滿是讚譽之色:“從戰鬥前,到戰鬥中,再到戰鬥結束,龍國都表現得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
可以說,他們想抹黑都無從下手。
由此可見,龍國朝廷是無比冷靜且清醒的!
旁邊,劉備感慨了一句:“若非因為龍國當時剛剛立國,否則絕對不會如此行事。”諸葛亮頷首。
這種有限空間極限的操作。
充分證明了龍國朝廷的戰略智慧。
龍國要一個“正義”,來換取自身寶貴的發展時間與空間!
【對外戰爭指導思想第三點:速戰速決,不給其他勢力以任何餘利的機會。】【龍國當年出兵交趾,核心策略,一共有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