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話是陳某人能聽的嗎?
邯鄲侯操心的事情多?
這是說張無妨太忙了嗎?
肯定不是!
這分明就是在說,姓張的管得太寬了。
連從三品爵位之人的調動,都不問問他皇帝的意見。
這是想要做什麼?
越俎代庖?
還是已經飄了?
皇帝的話說是邯鄲侯操心的事情多,聽著還以為是在擔心他太過操勞。
可後面半段話,無疑就將不滿隱射出來了。
關鍵是,那張無妨是你皇帝的大舅哥。
你想怎麼說他,那都是你的事情。
可這些話被我陳某人聽見,就非常不妥了。
知道得太多了,也不見得是好事!
皇帝的態度都知道了,那接下來陳某人該怎麼辦?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繼續不聞不問?
那將來有一天,皇帝忽然提起要張無妨的把柄。
陳某人可就要坐蠟了。
要是現在就記在心上,悄悄去辦這事兒。
這辦法看似可行。
可問題同樣嚴重。
僅憑一個擅自揣摩聖意,他日就能成為被丟棄的理由。
心腹不心腹的,在必要的時候都不重要。
上一任的平陽縣子,不就是最好的榜樣嗎?
張無妨裹挾世家,硬生生將其死後的溢封都給按了下來。
當時皇帝雖然心有不滿,可礙於反對之人太多。
終究還是隻得忍了。
事後雖然將張無妨的實職,給一削再削。
可上一任平陽縣子的問題,卻依舊沒有得到解決。
所以,事後的事情是很難說清的。
他陳某人可不想,事後才被假惺惺的記起。
平復了一下心緒,陳正邁步離開了皇宮。
今天聽到的事情,有點過於嚴重。
最近需要低調一點了。
否則做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被皇帝給錯誤解讀。
而大殿中的乾帝劉羽,在陳正離開之後,卻是陷入了沉思。
張無妨?
這個人著實有些過於關鍵了。
皇后的大哥,太子的舅舅。
現在無論他對張無妨,採取什麼樣的過激措施。
都有可能招來外界,對太子和皇后的錯誤猜想。
他劉羽已經去玄武門對掏了一次,可不想他的兒子們,也來玄武門對掏一次。
所以,在涉及太子的事情上,劉羽一直非常慎重。
可就是這份慎重,反而讓張無妨有了得寸進尺的心思。
本是當年扶他上位的重要謀臣之一,今日卻漸漸與他背道而馳。
難道是他劉羽,虧待了姓張的?
許以厚封,立其妹為皇后。
初即位時,便不顧非議給他封了徹侯。
更是將一朝宰相之位,也許給了他張無妨。
就這份待遇,除了他張無妨。
還有誰享過?
他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現在居然連大員的調動,他張無妨都要自己定奪了嗎?
想到這裡,劉羽心中的不滿已經達到了巔峰。
隨即,劉羽朗聲道:“來人!”
須臾。
一名太監匆匆進入殿中。
劉羽看都沒看這名太監一眼,便道:“去招左相方玄,右相韓浩前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