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神勇!”
見呂猛打敗趙雲。
玄甲軍中爆發出陣陣山呼海嘯般的聲音。
真定城下,三千將士盡皆駭然,連趙子龍都敗在呂猛手下,此人當真是天神下凡不成?
“如何,子龍將軍?”
呂猛收槊一笑,“呂某可當得起‘明主’二字?”
趙雲肅然一揖:“將軍仁義佈於天下,武勇冠絕群雄,趙某心服口服。”
“從此願隨將軍左右,共赴蒼生大業!”
說罷便要行大禮。
呂猛急忙伸手扶住:“子龍快快請起!得你一人,勝得十萬雄兵!”
二人相視而笑間,卻見三千將士面面相覷,竊竊私語:
“趙將軍竟降了?”
“這……如何是好?”
趙雲見狀,翻身上馬,揚聲向眾將士道:
“諸位兄弟!”
“呂將軍乃仁德之主,幽州百姓皆仰其庇佑。”
“我等雖敗,然此人身懷拯民之志,軍紀嚴明秋毫無犯,豈是袁紹之流可比?”
“今日趙某願追隨明主!”
“諸位是要隨我共赴前程,還是要投效那嗜殺的袁紹?”
話音未落,為首將領當即地叩首:
“我等素服將軍忠勇!”
“將軍既肯追隨呂公,我等誓死相隨!”
三千將士也轟然跪倒,齊呼:“我等誓死追隨主公!”
呂猛大喜,策馬近前朗聲道:“眾兄弟請起!從今往後,你我便是生死與共的袍澤,必當攜手蕩平亂世,還天下安寧!”
……
隨後。
呂猛便帶領部下進城。
等進城之後,呂猛才知,真定縣令早就帶著親信逃之夭夭。
而城內官吏,也都紛紛作鳥獸散。
唯有趙雲,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召集三千壯士,拒敵於城外。
他這明知不敵,卻還要護百姓周全,甘願赴湯蹈火的精神。
實在是讓呂猛慨嘆不已:“子龍將軍真乃亂世中罕有的義士!”
“多少諸侯擁兵自重,卻視百姓如草芥。”
“你無官無職,卻能以血肉之軀護佑鄉鄰,這份擔當,令某欽佩!”
趙雲搖頭淡笑:“趙某不過是盡些微薄之力。幸得將軍仁義,若換作他人,我等縱死亦難護百姓周全。一人之力終有限,唯有追隨明主,方能為天下蒼生謀得太平。”
呂猛聞言,心中激盪!
是啊,單槍匹馬終難成大事。
唯有廣聚賢才,方能終結這亂世烽煙。
望著眼前白袍銀槍的趙子龍,他握緊拳頭,眼中燃起熊熊之志:得此良將,大業可期!
……
進入邯鄲後。
呂猛一路勢如破竹。
還順道收服了趙雲,帳下再添一員猛將,可謂收穫頗豐。
另一邊,劉裕率領數萬大軍。
三日內連克渤海郡,直入清河郡,橫推兩郡十三城,所到之處無人能擋。
更在東武城全殲袁紹先鋒軍四萬,這般戰績堪稱恐怖!
若不是張郃率十萬先頭部隊及時馳援,袁紹的冀州怕是還要再多丟幾座城池。
劉裕見張郃大軍壓境,便率軍退守東武城。
張郃則在城外丘陵地帶安營紮寨。
此刻,張郃軍帳內。
一名斥候匆匆入內稟報軍情:
“啟稟上將軍,東武城有敵軍殺出,領軍的正是紅袍將軍劉裕!”
“粗略估計,兵力超過三萬,距我軍大營已不足八里!”
張郃聽後神色自若,一旁副將卻急道:
“上將軍,這劉裕竟敢夜襲我軍大營,簡直狂妄!”
“末將請命點兵迎擊,定要挫其鋒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