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的是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好幾首詩,李白就回了那麼幾篇,用現在的話來說,基本上都是已讀不回的狀態。”
“……”
這會兒林舟剛好把李白寫給杜甫的詩說完,看到彈幕這麼說,他搖頭笑道:“話不能這麼說,首先來講,杜甫雖然寫了很多的詩給李白,但要考慮一下當時的社會背景,那是古代,是沒有網路的,別說5G了,就連GPRS都沒有,在那種情況下,李白看不看得到杜甫寫的詩都不一定呢。”
“其次,我想讓家人們想一下,有沒有,我是說有沒有一種可能嗷……”
“李白寫給杜甫的詩其實比杜甫寫給他的更多呢?”
“只不過,因為歷史更迭等各種原因,到最後沒有儲存流傳下來呢?”
“畢竟,剛剛我們也說了,李白也是半生漂泊動盪的。”
“就好像李清照,像她這種實力和背景的詞人,肯定寫過不知道多少詞,但實際上流傳至今的不過幾十篇而已。”
林舟這麼一說,直播間的觀眾們細一琢磨,一下子倒是也覺得不無道理。
“確實啊,這還是寫的詩呢,都不是說特意寫給對方看的,看不到確實不是不可能。”
“哪怕是寫信給對方,就以前古代那種什麼三千里加急都要十天半個月才能把信送到,照李白到處跑的生活狀態,等信送到了,李白也早就去其他地方了。”
“李白不是也經歷過被流放麼,一流放……信件書籍丟失確實很正常。”
“……”
觀眾們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林舟給正回來不少。
而也就在這時。
林舟的聲音緊接著再次響起:“至於所謂的塑膠情意,那更是無稽之談。”
林舟撇撇嘴,無奈道:“你們在網上看到的那些營銷號不過就是憑藉著李白和杜甫彼此寫給對方的詩的多少去憑空猜測。”
“我剛剛不是給家人們分析了那麼多李白和杜甫之間的詩麼?”
“那種感情怎麼可能是塑膠情誼呢?”
“反正我是沒有看到杜甫或是李白有哪首詩寫對方不好,寫不思念對方的。”
“我的家人們,我們行走網路,要有明辨真假善惡的眼光。”
“好了,你們還想讓我說說王維是吧?”
“說說也行,簡單說一下吧。”
“……”
林舟這邊在直播間繼續跟觀眾們互動,另一邊,辦公室裡,老師們的表情已經稍稍有些目瞪口呆了。
在剛才,他們意識到了林舟這教觀眾學習的方式體系之後。
發現……
並不像自己剛開始想的那樣,林舟是想到什麼就趕緊說出來,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那種出口成章。
而是順著故事性、時間性來講述這個詩人的一生的同時,需要什麼詩詞,就自動匹配上,然後說出來的!
發現這個事情的他們在繼續看林舟的直播,就會真正感受到林舟的文學功底有多麼的深厚!
“這主播……”
“拿電腦查資料也沒他說的快啊!”
“他……”
“他是真的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