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4:我要上大學

第816章 百年大計

“新田先生不用擔心,我們已經和三井達成合作,即便與竹下會長談不攏,等山田先生將合作的訊息放出,市場肯定會降溫,股價和大盤都會回落,你擔心的危機基本消除了……”

看著竹下宏之背影,楊興武向著新田勝夫提醒了一句。

聽到這話,竹下宏之腳下一頓,步伐邁得更快了。

“多謝興武君幫忙!”

新田勝夫聞言鬆了一口氣,誠如楊興武所言,哪怕三菱沒有達成合作,有三井在也能給火熱的市場降降溫,即便不能解決問題,也能緩解不少。

有了緩衝,處理起來也更方便。

“新田先生過獎了,期待今天談判順利。”

“興武君,放心!我們今天來就抱著極大的誠意,稍後等竹下宏之回來,我再好好勸勸他。”

“多謝新田先生,只要竹下會長同意合資或者技術授權,我們必然會全力配合……”

楊興武趕忙道謝,連忙表明態度,新田勝夫聽後很是欣喜,當即又針對細節詢問了起來。

一問一答之間,雙方距離也拉近了不少,加之楊振亞和王雲濤幫忙說和,現場很是熱鬧。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竹下宏之再次回到會議室的時候,聽著現場不時爆發的歡笑聲,還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

“竹下君回來了?結果怎麼樣?”

新田勝夫看到竹下宏之進來,趕忙小聲問道。

“集團答應合資了!”

“好好好!看來今天就能把事情解決了?興武君等候多時了,你們好好談吧!”

新田勝夫聞言大喜過望,如果順利的話,他擔心的事就算完美解決了。

“好的!”

竹下宏之答應一聲,轉頭看向楊興武說道:

“興武君,久等了,我彙報後,經過集團商議,原有條件不變,你的要求我們答應了!”

“竹下會長,合作愉快!”

楊興武說著熱情地伸出了手,有了與三井合作的例子,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在楊振亞和新田勝夫幾人的見證下,雙方草簽協議,竹下宏之留下零式戰機和4G63渦輪增壓發動機非核心技術,約定明天驗證技術後,正式簽署協議。

簽完協議,雙方友好親切交流許久,楊興武跟著大使館的人送走了新田勝夫和竹下宏之一行人。

回到使館內,楊興武看向楊振亞和王雲濤說道:

“楊大使、王公使,驗證零式戰機技術的事情就麻煩你們了,發動機技術我聯絡一汽。”

“楊同學,不用這麼麻煩,全部交給我們就好!”

“是啊!三井那邊的技術也交給我們,你好好學習,這些瑣碎的事交給我們辦就好,待會兒我聯絡國內,把資料傳真過去,連夜驗證,早點驗證結果,也能早點安心。”

楊振亞和王雲濤聞言當即答應了下來,楊興武不但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還要來了這麼多先進的技術。

拿到楊興武傳真過來的技術後,請教過專業人士後,他們才知道這些技術的重要性。

現在楊興武都把飯送到他們嘴邊了,驗證技術不過是再簡單不過的事,總不能讓他把飯嚼碎了喂嘴裡吧?

“那就拜託兩位了,三井的技術經過初步驗證沒有問題,今天會連夜進行更為全面的驗證……

剩下的就需要進他們實驗室學習了,有趙學長在不用擔心!”

楊興武說著看向了身旁的趙懷東。

“興武,放心吧!我一定會將所有的技術都學回來。”

迎著眾人的目光,趙懷東信心十足。

“哈哈!有趙博士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不錯!素聞趙博士天才之名,我跟雲濤這個外行人,即便不懂半導體也是如雷灌耳!”

楊振亞聽後很是滿意,作為大使,除了常規工作以外,也會關注留學生群體,這個時期能夠出國留學的學生,大都是公派留學,更是大學生群體中的佼佼者。

他是兩年前到的東京,從上一任大使那得知了不少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

趙懷東就是其中之一,此人84年來東京大學留學,如今即將博士畢業,留學的六年裡,參加東京大學的各種比賽,獲獎無數,是一眾留學生的榜樣。

楊興武選他去學習東芝技術再合適不過!

“您過獎了!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趙懷東很是謙虛,楊振亞和王雲濤又誇讚了幾句,現場很是和諧。

熱鬧過後,楊振亞看楊興武問道:

“楊同學,今天就臘月十二了,還有十八天就過年了,先前,你說的那個會餐準備怎麼辦?趁著大家都在,咱們商量商量?”

“我是這樣想的,1月26那天是除夕,等大家放學後,我讓公司派車去各大高校門口接同學們過來。

到了您這兒,也就七八點,咱們一起吃個年夜飯,好好熱鬧熱鬧,之後再派車把同學們送回去。

做年夜飯的時間有點緊,到時需要您這邊的人幫忙……”

楊興武說出了過年的安排,去年,他就想這麼幹,只可惜根基不穩。

今年,在東京闖出了偌大的名聲,如今手握億萬財富的他,自然不會在意這點支出。

將整個東京的留學生請到大使館過年,除了熱鬧以外,他也是想著網羅眾多人才。

東京有不少大學,光是國立的就有12所,譬如他們就讀的東京大學,公立的只有東京都立大學一所,私立大學幾十所,譬如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等。

國內派來的留學生,大多就讀公立和國立為主,私立大學也有,分佈較少,以楊興武所就讀東京大學為例,從研究生到博士階段,總共六個年級,全部留學生加起來不過百人規模,平均每屆不過十幾人。

以此推算,在東京的留學生,大約有一兩千人。

這一兩千人可不是幾十年後的水貨,毋庸置疑的是,他們絕大多數的成績都不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