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4:我要上大學

第818章 東方之珠

想起那位英年早逝的莊教授,現如今他正在義大利進行合作研究,未來也會讀博士後,為國內的大豆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只可惜最後……

“興武說的不錯!磨刀不誤砍柴工,趙學長,只要你陳述利害,相信謝教授會答應的!”

“不錯!要是她不答應,你就說這是興武的想法,當年俊才用中華學習機搞出中華電腦,給半導體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劑,謝教授可是非常看好興武他們的,要是知道他要人,肯定會答應的。”

“志遠說的不錯!這事我們都知道,謝教授和黃教授可是特地來我們學校,找興武和俊才。

那時我們才大二!”

“不錯,我們都知道……”

聽到林志遠的話,劉躍華和張勝男紛紛附和起來。

“你們這是幹啥?逼宮嗎?”

聽到這話,楊興武很是無語,趕忙制止眾人。

“哈哈!”

“行了,你們幾個就別搞怪了。放心吧!我把事情講清楚,老師十有八九會答應。

只要老師答應,我肯定沒二話,興武不缺資金,有了他的資助,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發當中去。

他就是我們科研人員最好的合作伙伴。”

制止了幾人玩鬧,趙懷東說出來自己的想法。

“學長,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明天去東芝學習,建造實驗室的問題你好好考慮,看看是跟東京大學合作還是直接收購其他實驗室!”

“好!這幾天我好好想想,實驗室的問題倒是不急,無論是跟東高校或者企業合作,還是自己建造都花不了多少錢。

晶圓廠你想好在哪建沒有?

目前,國內只有4英寸的晶圓廠,還沒投產。

在歐美的技術封鎖下,6英寸生產線還無法引進,更不用說IBM和西門子正在建造的8英寸晶圓廠。”

趙懷東很是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搞研究他自問不弱於人,追趕世界先進技術也不過時間問題。

但建造先進生產線卻是個大問題,如今國內還遭遇技術封鎖,雖然不如緩和關係前那麼嚴,引進的技術本就是淘汰的產品,加之良品率上不來,總不能一直靠著楊學弟輸送資金吧?

“趙學長說的不錯!這確實是個大問題,咱們引進的技術本就落後,等到建成投產後,又要落後一代了。”

“不錯!咱們現在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要不然也不會只有無西742廠一家蹚出路了……”

“不止,良品率也是問題,資本世界追求效益,即便咱們技術趕得上,成本也要遠高於他們。”

“還有人才問題,晶圓廠的操作工至少需要的中專或者高中學歷才能勝任!

咱們的九年義務教育才剛剛實行沒幾年,等有成果還要不短的時間……”

聽到趙懷東的話,謝明國和林志遠幾人有些擔憂,經過兩人的科普,眾人對晶圓廠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

不說技術引進的問題,單是製造成本和短缺的人才都是問題。

“你們啊!就是關心則亂,可別忘了還有東方之珠!

現如今,港島的製造業開始大幅向寶安等珠三角地區轉移。

港島的製造業未來註定會衰落,咱們不如併購幾家工廠,到時就在這裡建立起6英寸和8英寸的晶圓廠。

以港島人的受教育程度,加之製造業工人大量失業的情況下,優中選優之下,肯定能找到合適的工人。

即便港島沒有,還能輻射整個東南亞,只要工資夠高,還怕招不來人嗎?”

聽著眾人的議論,楊興武認真解釋了一番。

眾人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如果沒有自己的干預,按照原有歷史的發展,等到“908專案”定下後,審批和引進都要耗費長達幾年的時間,等到建成投產,我國又一次落後,再度錯失發展機遇。

之後提出的“909工程”是為了引進8英寸的晶圓生產線,此專案也並並未完全成功。

此後我國一直陷入追趕的局面,加之“漢芯”造假事件,晶片產業遭遇重創,之後再無國家級大型半導體專案,直到幾十年以後才再度重啟,可惜一直落後。

說來也是好笑,亞洲四小龍里,唯有港島在高階製造中掉了隊,灣灣有臺積電、南韓有三星等企業,新加坡雖然沒有知名企業,卻可以吸引臺積電、三星等巨頭設廠,形成了“設計-製造-封測”完整生態。

加之相關的政策支援,透過稅收優惠和研發補貼,培育本土企業,並未掉隊。

反觀港島,製造業快速向大陸轉移,導致製造業佔比快速下降。

當年依靠製造業起家的港島,逐漸銷聲匿跡,東方之珠也在未來的發展中逐漸蒙塵,以後的港島更是成了金融和旅遊勝地,在高階製造方面徹底掉隊。

當然港島也意識到了其中的危機,也曾試圖改變自身。

港島迴歸後,曾提出過“亞洲矽谷”計劃,具體是透過“數碼港”計劃實施。

為的是透過發展科技產業推動經濟轉型,最終未能實現預期目標。

彼時,港島已經被高昂的房價綁架,有點類似這個時期的曰本。

李家成次子李澤楷以“數碼港”名義獲得港府64英畝土地後,將專案變為房地產開發生意。

原計劃建設高科技園區,最終僅建成幾棟寫字樓,並未引入核心科技企業。

加之四大家族壟斷,透過地產專案套利,港島經濟被李家成等地產巨頭壟斷,資源集中於金融和地產,嚴重擠壓了科技產業投入,最後計劃失敗。

想到命運多舛的半導體產業,楊興武覺得,此時正是大肆進軍港島的絕佳時機。

這個時期,港島的房價漲幅還不如幾年以後明顯,蘇聯還沒解體,港島的移民潮還未到來。

港島還沒回歸,還屬於英國管轄,所謂的技術封鎖在港島面前自然不存在。

他就能借此機會,大肆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再有七年半,港島就要回歸,港英自然不會下力氣好好建設,只會抱著撈一筆就跑的想法。

如今的他不缺錢,自然也看不上港英那三瓜兩棗的補貼。

完全可以以一己之力讓東方之珠重新放屬於它的光彩!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