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闆被請到臺前示範穿戴防護服。當他笨拙地套上連體服時,臺下突然爆發笑聲。但當看到他踩進消毒池的瞬間,笑聲戛然而止——藍色消毒液沒過橡膠靴,在陽光下泛著詭異的光。
“每天進出豬舍要經過三道消毒。”周老闆的聲音透過口罩發悶,“飼料車要提前三天隔離檢疫,連老鼠都別想帶著病毒進來。”他突然扯開袖口,露出手臂上紫紅色的疤痕,“這是幾年前被自家豬咬的,要是現在……”他沒說下去,但所有人都看到了他防護服旁的疫苗接種記錄。
李老憨突然站起來,佈滿老年斑的手指著螢幕:“那得花多少錢?我們老農民哪來的本錢?”
“政府補貼百分之六十的改造費用。”王前進早有準備,大螢幕立刻跳出貸款方案,“三年期低息貸款,前兩年只還利息。而且……”他頓了頓,“改造後的養殖場,生豬收購價每斤高五毛。”
人群騷動起來。張小蘭突然舉手:“周老闆,你那套系統真能防瘟疫?”
“去年隔壁鎮爆發口蹄疫,我們場連只蒼蠅都沒飛進來。”周老闆掏出手機,調出實時監控,“看見沒?現在豬舍里正在進行空氣取樣,資料直接連到縣畜牧中心。”
王前進注意到李老憨渾濁的眼睛突然亮了。老人佈滿裂口的手在膝蓋上摩挲,褲腳的泥塊簌簌掉落。
“改造不是目的,是活下去的路。”王前進的聲音突然柔和下來,“二十年前我們用泔水養豬,十年前開始用配合飼料,現在該學會用科學防疫了。”他按下遙控器,螢幕出現一組資料:改造後的養殖場,生豬存活率提高40%,用藥成本下降65%。
夕陽西下時,李老憨蹲在周老闆養殖場的排汙池邊,看著黑褐色的廢水經過七道過濾變成清水,滋養著池邊的蘆葦蕩。他伸手想摸一下出水口,被周老闆慌忙攔住:“老李叔!這水雖然達標了,但……”
“我曉得,我曉得。”李老憨訕笑著縮回手,指甲縫裡的汙垢在清水裡格外刺眼。他望著池中游動的錦鯉,突然說:“周老闆,你那套消毒裝置,真能防住豬瘟?”
周老闆從兜裡掏出防疫手冊,封面上“非洲豬瘟防控手冊”幾個燙金大字在暮色中閃光。他翻到某一頁,指著上面的資料:“這是省農科院的檢測報告,病毒在紫外線照射下……”
李老憨沒等他說完,突然起身往鎮政府方向走去。夕陽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像一根倔強的竹竿,深深插進正麥田裡。
王前進站在窗前,看著老人佝僂的背影漸漸融入暮色,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教村民配比飼料時,那個總是躲在人群最後面的年輕人。
夜風裹挾著遠處豬舍的消毒水味飄進窗戶,王前進在筆記本上寫下新的工作計劃:明天開始,全鎮分片區進行生物安全培訓,重點教授防護服穿戴和消毒流程。
他望著窗外零星的燈火,忽然想起周老闆養殖場裡那些閃爍的感測器紅燈。在這個被科技重新定義的養豬時代,或許真正的防疫屏障,不是銀白色的廠房,不是精密的儀器,而是每個養豬人心中對生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