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鎮。
王前進站在監控室裡,牆上的電子屏正實時顯示著全鎮十二個現代化養殖場的監控畫面。他摘下老花鏡,用袖口擦了擦鏡片上的霧氣,螢幕裡那些銀白色廠房在晨光中泛著冷冽的光,像一排排整齊的金屬積木。
“王站長,環保局的資料出來了。”小陳推門進來,手裡捧著平板電腦,“這次非洲豬瘟疫情期間,現代化養殖場的氨氣濃度始終控制在15ppm以下,散養戶那邊……”他嚥了口唾沫,“最高測到過127ppm。”
王前進戴上眼鏡,螢幕上的數字讓他太陽穴突突直跳。他抓起桌上的安全帽,金屬扣帶在掌心勒出紅印:“走,去老周的養殖場。”
皮卡車碾過鄉間柏油路,車窗外閃過成片的玉米地。王前進望著倒退的景色,想起二十年前的五彩鎮,滿眼都是這種用竹籬笆圍著的豬圈。那時候的豬糞味能飄三里地,趕集時滿街跑的花斑豬把石板路拱得坑坑窪窪。
“到了。”剎車的聲音驚醒了王前進。他推開車門,迎面撲來的不是之前印象中的惡臭,而是帶著青草香的微風。全封閉式廠房的銀白色牆體在陽光下刺得人睜不開眼,牆角幾叢蜀葵開得正豔,花瓣上還凝著晨露。
養殖場周老闆穿著連體防護服從轉門裡小跑出來,橡膠靴底在消毒池裡踩出嘩啦水聲。“王站長您可算來了!”他扯下口罩,露出被曬得黝黑的臉,“昨天剛出欄第三批生豬,您猜猜出欄重?”
王前進沒接話茬,目光掃過廠房外牆。每隔十米就有個凸起的方形裝置,像嵌在牆裡的銀色音箱。“這是新風系統?”他踮腳敲了敲。
“您眼力真好!”周老闆得意地晃著鑰匙串,“德國進口的空氣過濾裝置,每小時換氣三次。去年改建時您還說進口的浪費錢,看看現在……”他突然噤聲,尷尬地搓著手。
“國產的效果差不多,有的效果更好,支援國貨嘛。”
周老闆嘆了口氣,“我也是今年才知道有一個國產品牌效果好,價格還低,當時我也是被銷售給忽悠了,倒是讓他從中間賺了一筆。”
王前進已經踱到豬舍南側的玻璃觀察窗前。透過雙層中空玻璃,能看見三十多頭生豬在恆溫恆溼的環境裡或躺或臥,地面鋪著細密的發酵床,看不見半點糞便。自動喂料機的機械臂正將飼料精準投放到每個食槽,感測器紅燈在豬隻進食時規律閃爍。
“溫度24.5℃,溼度62%,氨氣濃度12ppm。”周老闆報出一串資料,“每頭豬耳朵上都植入了晶片,體溫超過39℃自動報警。”
王前進突然彎腰,防護服下襬掃過地面。他撿起半粒玉米粒大小的黑色顆粒,放在掌心端詳:“這是飼料殘渣?”
“那是預混料的緩釋膠囊。”周老闆解釋,“維生素和礦物質都包在可降解膜裡,豬吃下去慢慢釋放,既防止浪費又避免汙染。”他突然壓低聲音,“說句不該說的,有的散養戶還在用泔水餵豬呢。”
王前進:“做的不錯,這次非洲豬瘟疫情沒有發生在現代化養豬場中是有原因的,像這種條件才是咱們鎮值得推廣的做法,下次經驗推薦會,我準備推薦你上去介紹經驗。”
周老闆又驚又喜,“真的嗎,謝謝王站長把這麼好的宣傳機會給我,我一定好好準備,跟大家分享經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