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招兵,改建,賑災,招賢……
嘶,百廢待興啊。”
政務廳內。
站在坐在主位的諸葛亮身後。韋恩翻了翻他正在寫的那些個計劃書。
倒吸了一口涼皮。
順便給諸葛亮遞了一碗。
同時給一旁忙碌的趙雲弄了點兒筍乾兒。給陳登弄了點兒魚膾,也就是所謂的生魚片兒。
就當下午茶墊墊肚子。
現在要做的事兒太多,但是劉備麾下能用的人太少了。
畢竟有了上輩子的經驗,諸葛亮也沒有說那麼謹慎或者說是專權。
上輩子他也不是不知道得要把權力下放,不鍛鍊他們是出不來人才的。
但關鍵是沒有機會了。
夷陵一戰季漢的年輕一代基本上全被葬送了。
剩下的都是需要鍛鍊才能成才。
但是當時那個局勢哪來的機會讓他們去鍛鍊。就相當於刀尖兒上跳舞,你沒有實力就肯定不能讓你去幹。
你不去幹,你就永遠沒有那個實力。陷入惡性迴圈的屬於是。
所以諸葛亮不得不親力親為,以至於被累死了。
而這一世雖然他不可能累死了,但是現在這個局面肯定是要多鍛鍊鍛鍊其他人。
畢竟有他和韋恩託著底了。讓那些還沒成才的放手去做就是了。
在諸葛亮的計劃中,韋恩其實是儘可能不要過多的開掛,不能讓國家依賴於他一個人。那樣不是真正的復興。
當一個保底的就好了,其他情況把功能性拉滿就行了。
舉個例子就是關於伙食問題。
那些災民吃的可都是精米精面和管飽的肉食。
有句話叫做升米恩鬥米仇。
你一昧的賑災隨便發,那些百姓反而以為你有所圖謀。
雖然這個情況下百姓這麼認為也不會退縮就是了。
韋恩原本是打算要求以工代賑,這樣一個是也能讓他們的價值被肯定,畢竟是付出勞動了,另一個這麼個付出就有收穫的機會在現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會被搶破頭。
結果他發現根本就不用急,那些個吃飽的百姓直接去自發的勞作。
以下坯為中心,短短不到一個月竟然基本上又重建了起來。
當然只是粗建,而且由於曹軍的破壞,今年基本上是沒法種了。
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選擇去做勞工,然後來開開心心的領肉吃。
而且自打擊退曹操之後,這過了不到一個月。
匯聚而來的人口竟然高達了百多萬。
一查之下是附近州郡的那些個流民和黃巾都遷過來了。
這其中不是沒有渾水摸魚的人。
但是吧……
看著面前那個和藹的笑著,雙耳垂肩,雙臂過膝的寬厚男子,有的吃的急的還被他輕輕的拍打著背,聽著他慢點兒吃彆著急不夠還有之類的叮囑,吃著手中大塊大塊的肉。
已經不止一個被派過來的面色複雜刺客吃完飯後,當眾跪下痛哭流涕和盤托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