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甚至有幾個當場就要自盡,畢竟有的是真受了主家大恩,放棄刺殺劉備就是違背了信義,刺殺劉備又違背了心中的道義。
於是直接就要把命還給他們的主家。
一開始劉備是急忙阻止,結果發現阻止掉那人哭的更狠,自盡的更狠了,嗷嗷著來生當牛做馬前來報答劉備大恩,於是劉備嘆了口氣也就沒有阻止。
等到那人快死了基本沒救的時候,也就是所謂假死狀態的時候,再把韋恩拉過來救活。
這樣那些人也算是死了一次,全了自己的道義。劉備也就把他們收下了。
然後但凡有點兒文化就都派去當點兒文書之類的工作,而大多數都是武藝比較高,那就去軍中。
有帶兵能力的就去當個小軍官,會練兵的就去練練兵。各司其職。
然後在一次劉備來政務廳的時候,發現除了諸葛亮之外的所有文臣都是一副濃厚的黑眼圈兒,於是連忙讓他們休息一天。
並再次意識到了這邊兒還是人手太少,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然後就在韋恩的大治癒術之下,劉備和一幫子一下精神起來的文臣武將商量了一下發了個招賢令。
主要是劉備寫完其他人來潤潤色,提點兒建議什麼的。
雖然在座的有陳登諸葛亮等世家出身的人。
甚至韋恩也能算半個。
且不說諸葛亮和韋恩本就是這個計劃提出者。
陳登一開始也確實有點兒小九九。不過倒不是反對劉備之類的。而是想謀劃一些更大的利益什麼的。
但是見識到了劉備治下一系列不講道理的能力之後,那些小心思就煙消雲散了,作為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他自然也知道有一句古話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
雖然這句話的原話還沒有出現,而且這句話的正主就拿這個羽扇在旁邊兒侃侃而談呢。
但不妨礙他知道這麼個道理。
最後在麾下文武的請願下,這麼個招賢令也就寫了出來。
其實老早之前劉備和諸葛亮新版隆中對的時候,這個東西就在計劃內,之所以拖到現在還沒發,就是因為一個事兒。
劉備現在這個徐州牧名不正言不順。
等漢室的委任書正式下來,再發這個倒也不遲。
於是寫完了這個招賢令也就先按到諸葛亮的桌子上了。
然後劉備拉著還想加班兒工作的諸葛亮以及麾下群臣就出去郊遊了。
說是郊遊,其實也就是去視察視察民情。
也算是出去散散心。
畢竟見到在一片廢墟之上經過自己人的努力,重建出一片城郭村落的成就感可是很大的。
眼下已經是深秋,在沒法種地的這麼個情況,以及馬上就要入冬了。
劉備治下開啟了大批模的重建。
而且針對於寒冬,其實也是有很多解決方法的。
畢竟在古代直接被凍殺的人可不是少數。
而因為寒冷所引發的各種病症,那造成的傷亡更是可怕了。
而針對於這個如果想按部就班的讓百姓種棉花之類的東西,那已經是來不及了。
等到來年再說吧。
這時候就得某掛逼出手了。
在視察了一波民情,帶回一大堆送的諸如虎鞭,人參,鹿茸,木耳,紅棗之類的土特產之後,諸葛亮再度鑽進政務室忙碌起來。
就決定是你了,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