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大將軍被抬出來後,撐著最後一口氣,聲淚俱下地控訴梁王的罪行。
百官之中有梁王的人,這會兒沒有一個敢為梁王說話。
好好的大靖,國君沒了。
眾位大臣被另行安置到此前上早朝的大殿,蕭峙則安排人去解決宮外的梁王餘孽。
劉進被灌了一杯水後,緩緩甦醒。
聽到眾人議論“國不可一日無君”這種話,心頭一陣陣發緊。
“蕭太師文武雙全,戰功赫赫,陛下臨終前便讓蕭太師理政,可見陛下也認可蕭太師的能力。”
“中書令此話何意?”
“外敵虎視眈眈,大靖不可無君主,我斗膽,推舉蕭太師統領咱們,讓大靖繁榮昌盛!”
讓蕭峙登基這幾個字,他是萬萬不敢直接說出口的。
但他的意思,已經表述得很明顯。
劉進聽得渾身發冷,他盡心盡力地投靠過樑王,這件事若被查出來,他能在蕭峙手裡落下什麼好?
更何況,他和蕭峙還有恩怨。
“你莫忘了,梁王入京的由頭之一,便是蕭太師的親筆信!”劉進沉聲打斷中書令的話。
眾人沉默下來。
所以蕭峙有挑撥陛下和梁王反目的嫌疑,再看如今的局面,反推回去,所以蕭峙也算是有謀逆嫌疑!
謝侍郎冷眼看向劉進:“事情還未查證,劉公便擅自給蕭太師定了罪?陛下都不曾懷疑蕭太師,否則也不會下旨讓蕭太師代理朝政。”
他不敢相信蕭峙早有野心,回頭一想,只是覺得蕭峙此人智多近妖。
蕭峙昨日一辭官,便理所當然地可以不管小皇帝的事情,任由皇宮裡亂成一鍋粥,任由梁王和小皇帝兄弟相殘。
倘若蕭峙算計到了這一切,那梁王所說的那封親筆信,蕭峙也定有法子解決。
所以謝侍郎毫不猶豫地開始偏幫蕭峙,謝家本就和蕭家綁在一起,這個節骨眼,更要幫忙發力。
劉進被質問之下,無力反駁。
就在這時,一名金吾衛拿著帶血的“傳位詔書”而來:“呂太傅,指揮使敬重你的公允公正,讓您幫忙保管此詔書。”
呂太傅接過去一看,嚇得渾身一震:“傳……傳位詔書?”
“不對,這是先帝的筆跡,先帝原本是想傳位給梁王殿下的?”
“這張詔書沒有落印,做不得數!”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不休。
少頃,另一名金吾衛直奔呂太傅,也是先恭維一句呂太傅的正直,後又將另一張紙遞了過去。
呂太傅定睛一看,又是一張傳位詔書!筆跡和此前那張如出一轍!
但是這張詔書,是要傳位給小皇帝的!
眾人一頭霧水,不明白先帝這是在鬧哪一齣。
只有劉進,腦子裡轟隆隆地在炸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