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活女終於露出了微笑,說道:“我不需要你打前鋒,但是你們都是漢人,偽裝成流民進入乏驢嶺策應達不也的鐵軍更為適合。”
耿守忠挺身肅立:“末將但憑大王驅遣!”
耿守忠走後,完顏活女立即召來大將達不也。
“宋人有句老話叫‘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達不也,是時候拔出這把腰肋上的利器了。”
達不也應道:“大王,您請吩咐,我願意為您解憂。”
“你即刻率鐵騎前往承天軍寨。注意隱藏實力,不要露鋒芒。”
“大王,南方戰事吃緊,這撥南朝廂兵真的需要動用大金國最精銳的騎兵對付嗎?”
完顏活女搖搖頭:“以我的預感判斷,這個沈放沒那麼簡單。脫韁的野馬比草原上的狼更難收拾。”
“達不也,既然我將你留下來剿滅沈放這群南人,你就不要辜負了我的期望,不能像斛虎沙那樣輕敵。”
達不也叩首拜道:“請大王放心,達不也是大王手臂上的遊隼,不管是野牛也好,野狼也罷,都逃不脫我的利爪。”
完顏活女點點頭:“你把斛虎沙也帶上吧,他想洗刷恥辱,我們就要給他機會一雪前恥。”
靖康元年七月十五。
清晨。
沈放領著一百騎兵,押著長長的運糧車隊向土門關行來。
沈放將能變賣的財產都變賣了,甚至劉德仁為他新添置的奢華傢俱連同宅子也一起賣掉換糧食。
本尊沈放在劉德仁的吉祥錢莊存的是白銀,合計有三千多兩。
若是平時,真定府的帶殼小麥一石介於八百至一千二百文之間,因為宣和七年那場宋金戰爭,糧價應聲漲至三千文一石。
於是就產生了個奇怪的現象,一方面糧價高得離譜,另一方面不在市面上流通的白銀價值節節攀升。糧食商人不再接受白銀,非要買家兌換成銅板購糧。
其實仔細想想也不出奇,普通百姓沒有多少積蓄,日常都是用銅板購物。
財大氣粗的商人不怕囤銅板,他們哄炒白銀價,間接令銅板貶值。同時他們有的是資本坐等銅板升值,利潤最大化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戰爭讓糧食價格提升了,白銀在大宋雖然很少作為貨幣流通,但作為銅錢、交子的價值錨定,經受了考驗,價值也提升了。最終只有普通百姓擁有量最大的銅錢掉價了。
百姓之苦,可見一斑。
沈放才不管這些套路,直接拿著白銀去真定各個糧食商行買糧。那些糧商知道沈放來頭不小,自然不敢不收,甚至壓低了一點價格賣給他。
糧商也不傻,如今戰局飄忽不定,金人很可能會再次南下,沈放這樣的軍中新貴不能得罪,說不準什麼時候真要去井陘躲一陣子呢。
沈放用最小的代價買到了一萬石小麥,當然這裡面也有劉德仁的大力資助,劉德仁甚至派了個管家全程陪同沈放購糧。
運糧車隊大搖大擺出城,劉翊也只能乾瞪眼,沈放用自己的錢從民間買糧,他干涉不了。
最主要的還是沈放背後有種師閔。
雖然种師道引退,种師中陣亡,但種家的威名依舊,這一百多押糧的騎兵都是種師閔的牙兵,城門值守兵根本不敢說半個不字。
劉德仁一直送車隊出了城,才三步一回首的回城。
沈放把家宅都賣了,錢財全部變現,徹頭徹尾的離開真定城。這本身就是個明顯的訊號,劉德仁這種敏銳之人又怎會嗅不出危機來呢?
臨走前,沈放跟他聊了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一但戰爭來臨,劉掌櫃你是該儲糧還是黃金白銀?
這對劉德仁來說是個兩難的選擇。
顯然沈放是讓他在魚和熊掌之間做選擇,更直白些說,是留在真定還是出城躲避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