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水幫忙調集的工匠和硫磺、火硝、生鐵錠都集中在這裡。
因為重要,所以保衛級別也最高,石堡下的山門一關閉,蒼蠅也飛不進去。
見到楊三多,沈放馬上讓他召集崔回和其他鐵匠過來。
待人來齊,沈放從隨身帶的皮囊裡掏出一個精緻的木頭模型。
要是李雲龍在,肯定來一句“他孃的義大利炮”。
“頭兒,這是什麼玩意兒?”
“這叫炮!”
崔回個幾個鐵匠看了一頭霧水。
沈放也不多解釋,問崔回取些火藥和火摺子過來。
火藥取來後,沈放小心的將火藥灌入生牛皮捆紮木質的炮筒內,用根木杆壓實了。
然後,又從皮囊裡取出一顆磨的光亮的小鐵球,從炮筒裡塞進去,不大不小,正好塞入。
小木炮座上鑽了個小孔,直通藥室。
插入引線,沈放將火摺子吹燃。
“你們都睜大眼睛,看好了。”
隨著引線滋滋冒煙,“嘭”的一聲,炮筒內的鐵球飛了出來,掉在不遠處的地面上。
楊三多一瘸一拐走過去,撿起鐵球,又折身回來,拿起石板臺上的火炮模型左右端詳。
“頭兒,你是想讓這玩意兒造大了,然後這鐵球換成震天雷?”
沈放點點頭。
“可是這個木頭疙瘩塞多了火藥頂不住哇。”
“所以我要找你們過來,把這木頭疙瘩全部換成鐵疙瘩。”
沈放用手比劃一下:“起碼要這麼大。”
楊三多凝神思考一番,說道:“這個沒試過,不知道能成不。”
沈放望向崔回,說道:“崔回,我教過你用砂模鑄造震天雷,現在我要教你鐵模做這個炮筒。”
說實話,鐵模鑄造法涉及的工藝和材料眾多,這個時代這種條件能不能造出來還是個大問題。
作為歷史老師,他有對明朝末期的鐵模造炮法做過研究,如果條件具備,便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直接跨過泥模、木模鑄造法,打造出曠世神作來。
崔回等人鐵匠出身,三煉五煉甚至百鍊精鋼都能打造出來。
可是透過模型澆築出來的鐵器和生鐵沒多大區別,在裡面灌上火藥,不炸裂嗎?
崔回首先提出了疑惑,其他幾個鐵匠也搖頭,認為耗時耗力,製造出來的炮還不如投石機發射的震天雷管用。
沈放能理解他們的疑惑,畢竟這是一百多年後才出現的戰爭武器,熱兵器在這個時代還僅限於冒煙的火器、火箭之類。
再厲害點的霹靂炮也只屬於低烈度的爆炸物。
震天雷在今天,已算是劃時代的武器了。
在製造工藝上做些改進,火藥提純上再下些功夫,依然能讓震天雷起到神兵利器的效果。
可在沈放看來,震天雷技術簡單,用不了多久就會到處傳開,火藥配比增加助燃性也不算什麼難事。
他要的是跨越式發展,等金軍也用上了震天雷時,他的火炮已能發射鐵彈,甚至可爆炸的炮彈。
世界上最早的管身炮“大德盞口銃”在不久的元代問世,奠定了火炮的歷史地位。
戰爭有需求,那它就能造出來。
“諸位,我沈放既然讓你們動手,必然是可行的。你們只需要用心,解決鐵鑄炮製作過程的瑕疵就行。”
“事成之日,你們將會名傳千古,干將、莫邪在鐵鑄炮面前,連出手的機會都沒有。”
沒奈何,沈放只好先畫大餅了。
鐵匠們吃穿不愁,不給他們找活幹,腦袋還鈍了,說不準逼一逼這鐵鑄炮還真能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