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後,率岳飛拾山河

第59章 危城

天明後,沈放留下趙大虎在客棧休養,自己單騎走真定。

臨出門時,如月死命拽著沈放不放,直到從沈放身上扒拉下一把短刀,才開心的回去找她主子去了。

沈放只能無奈一笑,這小妮子自來熟,才接觸一次就粘得似糯米糕一般,太會整活了。

雖然沈放對她的主子劉婉娘很是好奇,但現在不是解決好奇心的時候。

從天長鎮出到土門,沈放敏銳的發現了些新變化,井陘道聚集了越來越多的百姓。有些人滿載財物糧食,有些人則形容枯槁,像個乞丐。

這些人大多數從真定府周邊州縣過來的,也有從定州、安肅軍、廣信軍、保州等沿邊路分南逃下來。

老百姓才是一個國家穩定的晴雨表,不管朝廷如何粉飾太平或者強力封禁“謠言”,日子過不下去了,百姓會跑。

河北一帶的形勢正在急劇惡化,如不作為,必然波及井陘道。

經過土門軍營,沈放短暫拜會了種師閔,把他的擔憂說了出來,並且建議種師閔馬上把傅彪招回。

西軍將領死的死,傷的傷,需要加速提拔一批人起來挑大樑,傅彪負傷不能戰,但練兵卻無人可替代的首選。

擴軍是迫在眉睫之事,如今西軍主力入了山西,河北這端成了防禦最薄弱一環。

勸說真定府守城官兵改變防禦策略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李邈、劉翊吃的是官家糧,跟自己沒有多少交情。

來到真定南丘門,城門已增派兵力設卡,進出均盤查。

沈放見到了值守門將,原來一起混吃混喝的老同志葛洪。

葛洪見沈放一身青布長袍,打扮得像個書生,不由疑惑的問:“沈兄,你這是……”

沈放也不客套了,直入主題道:“葛兄弟,馬重五已隨我去了井陘道,你也要作打算了。”

葛洪大驚,想細問,可沈放已跨上馬背,直奔轉運司去了。

這座河北第一大城已是風聲鶴唳,原本繁華熱鬧的商鋪十戶關了八戶,街上行人臉色凝重,衣裳襤褸的流民隨處可見。

隨著劉德仁等大商賈紛紛潛逃,人們已嗅出了危險氣息。

朝廷官員、軍隊不能進入太原,不等於太原的危局就密不透風,老百姓平民的身份往往更能獲得第一手資訊。

在轉運司沈放見到了李邈,李邈神色黯淡,一如真定府令人壓抑的陰沉。

“李知府,我這次來是想與你商量真定府守禦之事。”

沈放單刀直入,挑明瞭來意。

李邈絲毫沒有猶豫,馬上命差吏去找劉翊、馬義。

“沈統制,西軍在山西大捷之事我已聽聞,太原那邊可有確切訊息?”

“以我在山西的多方觀察,太原撐不了幾天了,樞密院命我急進,不過是想我步種相公的後塵罷了。”

李邈疑惑道:“西軍不是接連大捷,攻至太原外郊了麼?”

沈放苦笑,孟縣在地裡位置上來說,也算無限接近太原府了。大宋朝廷如此宣揚,用於提振士氣倒無可厚非,要是真以為能夠打進太原城,那就太幼稚了。

要知道沈放進入山西真正的意圖有兩個,只是兩個意圖都將進攻太原排除在外。

沈放苦著臉:“李知府啊,朝廷幾十萬大軍輪番上陣都打不過金軍,就憑西軍這兩萬餘人,還能打進太原城?”

李邈急得站起,來回踱步。

“燕山府一帶金軍應該已知曉太原局勢,一場大仗在所難免,又要生靈塗炭了。沈統制,你有何計策?”

沈放以弱擊強,屢敗金軍,這樣的戰功由不得李邈不主動討教。

這時,劉翊、馬義二人匆匆趕來。

客套之後,沈放斬釘截鐵道:“劉韐宣撫副使給真定留下了寶貴的財產,而且真定府是河北第一城,絕對不能丟。”

在這之前的幾個月,沈放的態度還是“真定府關我鳥事”,可為了井陘道的安危,他不得不考慮真定了。

劉翊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作為真定府武將,他無路可退。同樣,真定府高大的城牆給了他足夠的安全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