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夫人:“母親怕你們走母親的老路!”
崔賢似懂非懂:“什麼叫走母親的老路?母親你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崔夫人捧著崔賢的臉:“母親知道!母親想著,若是你們不能兩情相悅,日子是不是可以過得長久些。雖說你是我的兒子,可天底下的男人都是一樣的。無論是多麼喜歡的姑娘,只要娶進了門,感情就會變淡。屆時,你有可能像你的父親一樣。”
崔賢:“所以,母親就給我找了一個我不可能喜歡上的妻子?”
崔夫人垂著眼瞼,輕輕地點了點頭。
在崔夫人看來,若是兒子跟兒媳婦沒有什麼感情就能做到相敬如賓。站在兒媳婦的立場,即便日後兒子納妾,養外室,養通房,兒媳婦也不會太傷心。不傷心就不會鬧,不鬧就能攢住夫妻緣分,就能把日子過得安穩些,長久些。
崔賢與袁氏成婚後的前兩年,的確如崔夫人所設想的那般。崔賢不喜歡袁氏,對她甚是冷淡,連圓房都不願意。他們各自居住在各自的院落,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卻能在人前扮演恩愛夫妻,除了沒有孩子,一切都很完美。
崔賢大聲道:“母親,知不知道你這樣是在害人?”
崔夫人:“若非嚴氏突然回來,你跟袁氏會成為這世上最為平淡的夫妻。你們圓了房,有了孩子,感情也比剛成婚時好了些。不是一見鍾情,而是相濡以沫,細水長流。待袁氏生下孩子,她對你的那點兒感情自然會轉移到孩子身上。屆時,我會把我孃家的鋪子一併交給她打理。”
數十間鋪子,花不完的銀錢,嗷嗷待哺的孩子,還有崔家的掌家權做牽絆,生產後的袁氏壓根兒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管崔賢的事情。就算他學他父親偷偷摸摸養外室,也撼動不了袁氏在崔家的地位。袁氏有那麼多事情要忙,也不會為了崔賢這麼一個感情不深的夫君傷心落淚。
崔賢那邊,崔夫人也有安排。待袁氏生下孩子,就迫使崔老爺放權。崔家只有崔賢這麼一個名正言順的兒子。到時,崔老爺名下的產業都會交給他。
崔賢能力一般,掌權後勢必會被“老人”折騰,想要坐穩崔家家主的位置,勢必要依靠他的妻子,也就是袁氏這個賢內助。順利的話,他們夫妻間的感情會因為利益牽絆的更緊。
等崔賢坐穩位置,少說也得四五年,屆時她的孫兒就長大了。再往後的事情,就不是她一個母親或者婆母能夠參與的。
崔賢笑了,搖著頭問:“既如此,母親又為何在嚴氏回到崔家之後收了袁氏的掌家權?”
崔夫人辯解,說自己是被嚴氏矇蔽的,以為袁氏真如府中下人所說,因為妒忌陷害嚴氏。收了她的掌家權,一是安撫嚴氏,二是以為嚴氏有了掌家權,就不會把心思放在袁氏身上。
三是希望袁氏能避開府裡紛紛擾擾,靜心養胎,把孩子生下來。
崔夫人千算萬算,卻沒算到嚴氏那般狠毒,不僅收買府裡的下人,還設計袁氏,讓她難產,母子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