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贊看來,大唐最大的威脅就是李恪。
松贊曾深入分析過他的政策和所寫書籍。
只能說,令人驚歎、佩服。
至於李二,就像是傻缺,親手拆自家牆。
“李二啊李二,你也不過如此!”
松贊輕蔑的將情報扔在地上,感到渾身輕鬆。
吐蕃大相建議:“我們應該再加一把火。”
“正合我意,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處理。”
身為鄰國,他自然希望大唐越混亂越好。
“是。”
“如果大相需要協助,暗探們將全力提供支援。”
“多謝統領!”
松贊對文武的和諧,深感滿意。
不管背地真相如何,表面上的團結一致就已足夠。
“陛下,是否需要派人去河州核實李恪所言?”大相詢問。
“不必,李恪的話可信,他的行為一貫光明磊落,精兵和武器都是真實的。
估計是他肯定早已預料到會和李二有這種情況,才提早做好了準備。
我們無需擔憂,那是李二的煩惱。
再說了,秦菲兒已經出發前往涼城。
她是否有暗中被李二授意,以未婚妻之名勸李恪回京認錯,重修舊好,還未可知。
讓第一暗殺組織時刻做好準備,倘若秦菲兒真想將李恪帶回,便派人中途攔截!李恪之才,實為難得,不能讓他父子重修舊好。只有父子兩人斗的頭破血流,才是我們漁翁得利的時機!”
“是!”
類似的一幕,在吐蕃之外的其他國家,同樣上演。
然而,除了吐蕃,以及一直對李恪念念不忘的高句麗女王之外,對其他國家的影響貌似微乎其微,眾人不過將其視為笑談。
高句麗。
女王看到手中的情報,那素來冷靜的臉顯露出一抹憂慮。
高句麗彈丸之地,內部派系卻紛雜繁瑣。
她父王去世後,只留下她這唯一的女兒。
至今,她已孤身一人苦撐三年。
她無數次渴望能擁有像李恪那樣的傑出人才,幫她肅清朝堂。
可是……
“什麼?女王打算站隊李恪?這絕對不可以!若李二得知此事,必將引發戰爭!”
高句麗宰輔,白髮蒼蒼,聞言驚恐萬分,幾欲昏厥。
他清楚女王非常欣賞李恪,然而,高句麗畢竟是小國,不具備大唐那般雄厚的國力。
即便李恪願意接受高句麗的示好,高句麗也不能輕舉妄動。
女王輕輕搖頭,神色無奈。
“相父,李恪的才華你比我更清楚。現在提供他們賑災的糧草、錢財,結下人情,將來……”
女王那絕美的容顏,在燈火下泛起一絲紅潤。
老相長嘆一聲!
他看著女王長大,把這個妮子當成女兒般對待,勤勤懇懇,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對她的心思一清二楚!
所謂的示好,不過是小女子的愛慕之心在作祟。
她也不想想,李恪怎麼可能看得上區區高句麗。
女王翻閱過李恪的著作無數,幾乎翻爛了!
少女懷春是正常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