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李二的籌謀,李恪在涼城能支撐三個月,就已屬難得,必然回來認錯。
到時他就算不好意思,也會讓淑妃出面為他求情。
年紀輕輕就膽子包天,分不清東南西北,和朕斷絕關係。
若不加以打壓,以後不得造反?
然而,李二看完奏摺後,驚訝地張大了嘴巴,眉頭緊皺。
“殺了米商、安州司馬?徵調工匠、流民?建造農場、工坊?商貿大會?都是什麼啊?”
李二目瞪口呆,腦袋亂的很。
隨即怒火中燒。
逆子是要造反?
當即就想派兵鎮壓,結果被皇后攔下。
“陛下,萬萬不可,河州災情嚴重,百姓食不果腹,朝廷撥下去的糧食,被層層剝削後,分發到百姓手中的寥寥無幾。
這也是為何一直解決不了災情的原因。
現在,李恪殺貪官、賑災,給流民一條活路,儼然成了當地的救世主。
若陛下這時候出兵,豈非站在了百姓的對立面?
陛下常說,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臣妾懇請陛下三思。”
李二聞言,如夢初醒,火氣消下去大半。
“依皇后之見如何?”
“且等李恪將所有事做完,陛下再看他表現。若他願意認錯,陛下便接他回來,封個有名無實的王爺,看管在眼皮子底下。若不認錯,便找個理由,將他扣押回京,監禁起來。”
“皇后說的不錯。”
……
秦府。
“涼城?商貿大會?是什麼?”
秦菲兒皺起了眉頭。
“這是關於商貿大會的介紹!”奴婢遞上一張紙。
“從何而來?”
“長孫公子隨手丟的,聽說五姓七望都在受邀之列,但似乎都看不起李恪,千里迢迢並沒有去的打算……
奴婢向送請柬的人打聽了下,說涼城的商貿大會已連續舉辦三屆,這是第四屆。
每屆都吸引了無數商隊慕名前往!”
“什麼?有這種事?我居然一無所知?難道大唐本地商人沒有參與其中?”
秦菲兒美眸滿是不敢置信。
在她記憶裡,涼城是關外之地,鳥不拉屎。
這究竟怎麼回事?
她拿起介紹書一讀,這才弄清楚怎麼回事。
把介紹書放下,久久無法回神。
不知過了多久,才猛然起身。
“走,我要去涼城!”
……
十天後。
安州,太守府。
安州太守收到了李二派人八百里加急的政令。
表示李恪徵調工匠是正事,但徵調流民就不太對了。
起初,當手下報告這事後,太守根本沒在意。
有人替他解決安州問題,只要不犯法,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但隨後他想到,李恪已經河李二斷絕父子關係,如果他隱瞞這件事,將來被人揭露,那就會有大麻煩。
所以,不能不報告給朝廷。
今天,李二的批覆終於下來了:允許李恪解決災情。
看到批覆,太守鬆了一口氣。
果然,當官還是得懂規矩。
安州本已岌岌可危,糧食短缺,鹽也將要用盡,百姓困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