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隨即向長孫無忌講述了前些時間,在東宮發生的戲。
長孫無忌聽後皺眉,最後認可道:“殿下做得好,絕不能輕易答應登基。”
李承乾嚴肅點頭:“舅舅誤會了,父皇遭李恪這叛賊毒手,我自認才智不足,難以承擔重任。應先料理父皇的後事,其他事之後再議。”
長孫無忌看李承乾虛偽的表情,心中暗自感嘆。
演戲是不是天生的本領?
“你決定好派誰去安州了麼?接下來我們將奪回涼關。”
李承乾想了想,認為拔赫雖然戰鬥經驗不足,但處理後勤事務能力出眾,應該能夠勝任。
“人選已定,這個人還過得去。”
“你掌握了宮中多少禁軍?”
“左武衛大將軍已與我結盟,軍中眾多中層軍官也支援我!”
長孫無忌聞言,放下心來。
他本擔心李承乾缺乏實力,此刻卻握有左武衛這張王牌,事情變得容易多了。
即便那些隨李二前往涼城,如今歸來計程車兵可能被他人拉攏,心生異心,但有左武衛支援,局勢絕對不會失控。
隨後,長孫無忌轉變話題,“太上皇在大安宮的生活如何?”
李承乾:“聽說他還是每日飲酒。”
話落,李承乾心中一震!
他之前只關注其他兄弟,卻忽略了宮中還有一個有資格稱帝的人物!
雖然李淵年事已高,十年來深居簡出,不常出現在朝堂,但他的地位仍在。
若李淵有意復位,當前正是絕佳時機!
李承乾迅速行了一禮。
“我明白了。”
長孫無忌微微一笑,李承乾能夠及時領悟便足矣。
“我得去拜見皇后。”
李承乾急步向前,握住長孫無忌的手,“舅舅,我若登基,必讓您成為群臣之首。”
長孫無忌臉色稍顯溫和,輕拍李承乾的手,應聲道:“我也必竭盡所能,助你一臂之力。”
李承乾滿眼感激,看著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望忍不住叮囑:“殿下,務必做好萬全準備,確保前往安州的軍隊牢牢控制在手,內外兼顧,才能確保無懈可擊。若自覺力有不逮,即刻開戰,以報父仇為名,將李恪擒獲斬殺。”
李承乾默默點頭,明白其中的道理。
這場戰爭將提升他的威望,並讓那些在戰鬥中立功的將士得到晉升。
這些人,將成為李承乾最堅定的潛在支持者。
長孫無忌離開殿堂後,李承乾仍坐在椅子上。
剛才兩人心照不宣地避開了一個話題:長孫皇后的病因。
長孫無忌作為皇后的哥哥,對她的健康狀況瞭如指掌。
皇后以前在春夏季節從沒患過氣疾,這次突然生病,其中必有蹊蹺。
但長孫無忌現在只能裝作不知道,他和李承乾利害相關,與其在皇后病因上爭執,不如裝作此事從未發生。
李二去世的訊息,迅速傳遍民間,京城為之震動。
京城百姓紛紛自發為李二戴孝,因為他們親身經歷了突厥圍城。
如果不是李二英明果斷,擊敗東突厥使其投降,他們無法享有今日的安寧生活。
當百姓得知是李恪謀害天子時,人人憤怒,輿論譁然。
自漢朝以來,忠孝是治國之本。
李恪弒君弒父的行為,激起民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