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些字讀音不完全匹配,也可以調整以符合聲調。
禮部尚書激動看著李恪,認為這舉措不亞於始皇帝統一文字的功績,讚歎道:“陛下聖明。”
李恪揮手示意他不必奉承,“這方法還需智謀團和禮部共同進一步完善,朕只是提供一個例子。”
禮部尚書內心激動不已,緊緊握著寫有字母表的紙,急匆匆與李恪告別,回去商議。
禮部尚書走後,李恪轉頭看向智囊團眾人,爆出了一個驚人的訊息。
“各位,李二目前被朕關押在王府的一處偏殿中。”
這個訊息,讓眾人震驚不已。
他們都知道李二來了。
昨晚李恪宴請李二的事也有所耳聞,但他們絕沒想到李恪竟然將李二囚禁了。
陳柏反應最為激烈,急忙問道:“陛下,這……囚禁父親,不合道理啊。”
李恪沒有隱瞞,告訴他們昨晚李二提出的條件。
李二的條件顯然是想置李恪於死地,完全不顧父子之情。
儘管如此,陳柏還是強調:“陛下,無論如何,您絕不能殺李二,否則將失去人心。”
陳柏講的是真話,漢族歷來注重仁義和孝順。
李恪有意統一天下,若他帶著汙點,政權合法性將持續受到質疑,這是極不明智的。
李恪點頭,“朕知道這一點,但現在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他。朕曾打算挾持他,兵不刃血地奪取京城。”
馬漢大笑,“陛下認為李二是那種可以被輕易消磨傲氣的人麼?他多年征戰,傲氣深入骨髓。”
李恪苦笑,認同馬漢的話,他後來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想法有偏差。
李二絕非廢物,不可能被俘後幫助敵人。
“朕問你們,如何處理李二才能獲得最大利益?”
陳柏摸了摸鬍子,道:“這件事不容易辦。陛下能否嘗試打動他的情感,讓他立陛下為大唐太子?這樣陛下領軍回京城,逼迫他退位,也是可以的。”
李恪搖頭。
“這事兒很難,就算朕放下對他的不滿,他也絕不會讓朕當太子。”
“如果他真這麼做,等於承認以前對我的做法都是錯的,他不會輕易讓步。”
陳柏清楚李二的個性,肯定道:“沒錯。”
“你們還有什麼好辦法?”
眾人沉思良久,無奈搖頭。
這種事史無前例,類似的情況只有趙國沙丘之變。
但那時趙武靈王已退位,趙惠文王繼位合法,有法理基礎,且趙武靈王有分裂國家意圖,因此被餓死在沙丘。
這與李恪和李二的關係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他們更像是一地諸侯與中央的矛盾,只是多了親屬關係。
這種局面讓人頭疼。
智謀團覺得李二就像一個精美的花瓶,雖美但易碎,拿著沒有大用。
李恪沒期望短時間內找到解決李二問題的辦法。
目前,只能讓李二繼續在偏殿委屈一段時間。
之後,李恪遣散眾人,自己去找楊淑妃商討怎麼對付李二。
李恪走進楊淑妃的寢宮。
楊淑妃正打算去花園散步。
李恪走上前,攙扶著楊淑妃,一同慢慢走向花園。
“今天不是應該有朝會麼?你已經處理完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