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都重生了,誰慣著你

第262章 到達粵省

這裡是龍國首批開放的經濟特區,發展自然也是全國最好的。

千雲機場國際航線覆蓋東南亞,GS高速通車1997年使貨物4小時直達香港。

HP港集裝箱年吞吐量達156萬標箱,同期WH港不足20萬標箱。

24小時不間斷供電,而內陸仍頻繁遭遇拉閘限電。

白馬服裝市場、一德路乾貨市場成為全國貨源地,採用前店後廠模式,也是當時國內最先的模式。

內地首家沃瑪1996年落戶S市輻射G市,自助購物衝擊內陸百貨櫃臺模式。

外資銀行滙豐、渣打設立分支機構,信用證結算普及,內陸仍以現金交易為主。

三人剛剛從機場大巴下車,來到G市的主城區就感受到了新舊交替的市井氣息與現代化浪潮交織。

東風路上摩托車來回行駛,天橋下穿行的“三腳雞“與公交車構成主要交通工具,內環路剛通車時甚至允許市民步行參觀。

環市東路商圈的白雲賓館仍是地標,友誼商店陳列著進口商品,街頭青年已開始模仿港臺潮流,穿起格子夾克和水洗牛仔褲。

年輕女性燙著“離子燙“直髮,塗著鮮豔紅色唇膏,挎著仿LV手袋。

男性則流行郭富城式中分頭,穿夢特嬌T恤配西褲。

務工者普遍面色黝黑但眼神活躍,白領階層手持摩托羅拉翻蓋手機匆匆而過。

與內陸灰藍工裝為主的沉悶著裝不同,這裡60%的年輕人服裝帶有港臺風格元素。

上下九步行街人潮湧動,商鋪播放著陳慧琳的記事本,盜版VCD攤販兜售著還珠格格碟片。

馬耀不由得讚歎一句,不愧是全國發展最好的城市,

鄭仕裕也頗為顯擺的補充一句,“靚仔,HongKong比這裡更繁華啦,你要多出去見見世面。”

馬耀頂嘴,“HongKong什麼HongKong,香港就是香港,香港早就回歸龍國了,裝什麼洋屁。”

兩人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的抬槓。

謝妍顯然沒有心思搭理這兩人,雖說重生一世,她倒是沒有真切的感受過千禧年的光景,現在她來這裡也覺得甚為震撼。

幾人漫步於街頭巷尾,尋覓許久後,終於覓得一間極具地道風味的茶樓。

三人圍坐在桌前,點選了心儀的茶點。

三份晶瑩剔透的蝦餃率先登場,接著,熱氣騰騰的豬雜粥被端上桌來。

粥底綿密濃稠,經過長時間的熬煮,米粒早已化作了細膩的糊狀,與新鮮的豬雜相互交融。

豬雜處理得恰到好處,毫無腥味,入口爽滑嫩彈,每一勺都能感受到食材的豐富與鮮美,溫暖從舌尖一直蔓延至心底。

以及三盤布拉腸粉,白白嫩嫩的腸粉被整齊地碼放在盤中,淋上特製的醬汁,色澤誘人。

用筷子輕輕夾起一塊,腸粉富有彈性,卻又不失軟糯。

三人大快朵頤,茶點順著喉嚨“咕嚕咕嚕”地滑下肚去,不一會兒,肚子便被填得滿滿當當,一種慢慢的滿足感如潺潺溪流,在心底緩緩流淌開來。

謝妍終是忍不住,大大的點讚了粵式早茶,“太好吃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