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榮府外孫,開局七珠親王

第136章 黃淮之患,遺孤現身

建武四年五月,天象變幻,兩淮暴雨連連,西北卻亢旱不雨,赤地千里。

極端天氣之下,災害頻發。

一直遺禍無窮的黃淮水患,一朝抬頭,終成災禍!

大水衝擊之下,官員們修建的缺斤少兩的豆腐渣工程,自然擋不住這漫天大水,一衝即垮!

黃淮兩岸,四省百姓如亂世浮萍,流民遍地,慘不忍睹!

官員們為了掩飾自己的罪責,故意瞞報少報折損,企圖矇混過關。

羅暉秘密派人前往災區,得到的真實結果簡直是觸目驚心!

這是天災,亦是人禍!

羅暉剛剛穩定江南,中原大地就迎來了天變。

那些士紳抓住機會,買賣人口,圈地佔田,儼然將這場天災當做了權貴的盛宴!

羅暉痛定思痛,直接調派大軍,以鎮壓反賊,維護秩序的名義奔赴災區,監察中原。

羅暉先行從國庫調撥賑濟錢糧,由大軍護送,直達災區。

皇帝體恤萬民,從內帑中撥出體己銀子發往災區,以作表率。

朝野上下歌功頌德,讚揚一片!

然而,這幫富得流油的朝臣卻是一毛不拔,一個個偽裝得好似青天在世,從俸祿裡摳出一星半點,捐贈災民,以顯清正。

補丁官服,吃糠咽菜。

大臣們既想博個廉潔奉公的名聲,又不想出血,不斷挑戰羅暉的底線。

聖賢書,君子道,終究不過是權貴眼中的進身之階,知行合一者鳳毛麟角。

羅暉挑中幾個跳的最歡的大臣,讓錦衣衛網羅罪名,殺之洩憤!

帝王一怒,群臣噤聲!

羅暉委派申時其為欽差,會同河道官員,盡全力救治災民。

同時,讓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禮部老臣持節前往周邊各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從各國嘴裡摳出錢糧,彌補大周損失。

接到命令的老臣們愁眉苦臉,他們這老胳膊老腿的,跋山涉水去蠻夷之地,為國取利。

一招不慎,怕是就會命喪黃泉,屍骨無存!

這沉甸甸的聖旨,如同催命符,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老臣們發動人脈,聯名上奏,勸誡陛下不可如此暴虐,無故壓迫鄰國,惹人非議。

羅暉大手一揮,不壓迫鄰國,那就壓榨你們!

錦衣衛如同瘋狗,日日盯著群臣,把他們的每日開銷整理成冊,發給朝臣檢視。

群臣感受到帝王的屠刀即將落下,顧不得那些老臣的死活,上奏直言,陛下英明!

老臣們如同霜打的茄子,帶著滿腔愁緒離開了神京,前往各國。

羅暉開的條件很苛刻,他很期待有人率先出頭,砍了這些使臣的腦袋,與大周翻臉!

這樣他就有理由發兵,劫掠各國,填補國庫。

他可不會傻傻的奉行聖賢之道,無論勝敗都對敵國秋毫無犯!

這簡直是令人費解的敗家之舉!

誰要是敢跳出來阻攔羅暉,他就把對方送到蠻夷之地,去弘揚他的聖人之道!

對元氣大傷的吐蕃,羅暉更加肆無忌憚。

不僅要他們出錢出糧,還要組織青壯,隨時響應朝廷徵召。

清理河道、疏通河渠,加固堤壩,重建災區。

每一項都要用到大量的民夫青壯。

除了以工代賑,讓災民自救以外,還需要吐蕃的大力支援!

前往吐蕃的使臣信心滿滿。

戰敗之國,乞降之臣,有何資格反抗天朝上國的要求?

使臣扒拉著小算盤,盤算著怎麼能摳出更多東西,獲得陛下的獎賞。

羅暉就喜歡這種有主觀能動性的臣子!

不像出使建奴的老臣,滿府哭嚎不止,像是永別一般,晦氣!

安排好賑災之事後,羅暉又派出一隊欽差,悄悄離京。

以任南坡、盛長柏為首,暗中查訪中原各地士紳底細,等羅暉解決好災情後,再騰出手來收拾他們!

神京,樓家。

自從樓經死後,府裡就變了形勢。

樓犇異軍突起,成了皇帝心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