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西邊最深處,紫女駐足於垂著茜色帷幔的雅間前。
她輕叩在雕花門扉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宛如玉珠落盤。
檀香自門縫中氤氳而出,隱約可見室內青煙繚繞,宛如仙境。
隨後,門扉內傳出慵懶的男聲,說道:
“請進!“
紫女素手輕推雕花門扉,映入眼簾的是韓非斜倚軟榻,左右各偎著位妝容精緻的歌姬,案几上散落著琉璃酒盞與果品殘核。
氤氳香霧中,這位九公子正將葡萄喂入懷中美人檀口,引得滿室嬌笑連連。
正欲跨過門檻的張開地驟然頓住身形,蒼老面容蒙上陰翳。
廊外穿堂風捲起他霜色鬍鬚,他的眼底滿是失望。
這位曾在儒家聖地修身治學的公子,歸國後竟這般放浪形骸,較之平衡朝堂的太子韓雲、深諳權術的四公子韓宇,實在相差霄壤。
此刻親眼目睹這位王室貴胄的浪蕩形骸,讓他不禁對張良口中“刑名大才“的評價產生了動搖。
“相邦大人蒞臨,有失遠迎。“
而韓非看到兩人,立刻揮退歌姬,面上輕佻已如朝露遇陽般消散。
他整襟起身,玉冠垂纓隨著動作輕晃,倒顯出幾分端方氣度。
張開地冷眼看著兩名歌姬抱著七絃琴退至屏風後,雕花地板上遺落的水紅披帛。
“九公子倒是逍遙。“
張開地的目光掃過案上翻開的《商君書》,話中帶刺。
韓非聞言輕笑,信手將書卷推至一旁。
“讓相邦大人見笑了,非不過閒散宗室,總得尋些樂子打發時間,相邦總不會專程來查問非如何揮霍月俸吧?“
侍者適時奉上的茶湯蒸騰起白霧,模糊了張開地的眉間溝壑。
他端起越窯青瓷茶盞,藉著氤氳水汽掩去眼底精光。
“若公子有意為社稷分憂,老夫或可向王上進言......“
“相邦說笑了。“
韓非截斷話頭,指尖摩挲著盞沿描金紋路。
“韓非平生最懼案牘勞形,倒不如在此研習音律。“
隨即,韓非忽而斂了笑意,說道:
“相邦素來潔身自好,今日竟踏足紫蘭軒這般風月場,想來是為那起震動朝野的鬼兵劫餉案!“
茶盞與沉香木案几相觸的脆響中,張開地的指尖輕捻銀鬚,說道:
“哦!公子從何看出來的?。“
他的面色如常,眼角卻洩露一絲驚詫。
“自月前鬼兵夜劫十萬軍餉,新鄭城內已暗潮洶湧。“
韓非指尖沿著青瓷茶盞邊緣緩緩摩挲,繼續說道:
“此案牽涉龍泉、安平兩位王叔,縱是父王亦難輕動宗室元老。“
他忽而抬眸,琥珀色瞳孔映著跳動的燭火。
“遍觀朝堂,能不懼兩位王叔者,除卻父王,唯有監國理政的大哥和四哥,再有便是掌兵戈的姬無夜與總攬政務的相邦。“
雕花窗欞透進的夜風掀起韓非素白廣袖,他踱至青銅雁魚燈前。
“然太子仁厚,四哥圓融,大將軍與相邦更需維繫朝局平衡。“
“諸位既要追回軍餉穩固國本,又不願與兩位王叔徹底撕破顏面,故而需要一柄鋒芒畢露卻無懼反噬的利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