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千古一帝?我選武道長生

第57章 韓非的志向

“非師從荀師三載,攜小聖賢莊赫赫威名歸韓,與兩位君侯既無舊怨亦無新仇,自是最好的人選。“

聞言,張開地面色不變,淡淡說道:

“那這一局,九公子可願入彀?”

聞言,韓非指尖無意識摩挲著玉扳指,唇角噙著三分笑意,說道:

“能為相邦分憂是非的榮幸,只是......“

他故意拖長尾音,繼續說道:“非尚有個不情之請。“

“公子但說無妨。“

張開地執起茶盞的手頓在半空,青瓷盞沿泛起一圈漣漪。

“待找回軍餉,案件水落石出之日,還望相邦能在朝會上舉薦非為司寇。“

話音一落,張開地的眉心已聚起褶皺,紫銅香爐騰起的煙靄在他面上投下明滅不定的光影。

燈火在案几上投下暖光,張開地攏著茶盞的手頓了頓,蒼老嗓音裡帶著刻意壓制的試探,說道:

“公子身為王族血脈,何須屈就於司法刑名之事?“

他還以為這位沉寂許久的九公子會藉機爭奪東宮之位。

雕著雲紋的窗欞忽然洞開,夜風裹著桂香破窗而入。

韓非霍然離席的動作帶起廣袖翻飛,庭院裡金桂簌簌落著細雪般的花瓣,有幾片沾在他潑墨般的髮間。

懸在蹀躞帶上的玉珏隨著轉身叮咚作響,韓非抬手將被風吹亂的髮絲別至耳後,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案几邊緣。

“當年在蘭陵求學時,荀師總說'法者,治之端也'。”

簷角銅鈴隨風輕晃,韓非轉身之際腰間佩玉相觸,響起金石相鳴之聲。

“如今新鄭城中律令廢弛,不正需要有人重鑄法度麼?”

“而且,司寇掌管律法,非在荀夫子門下學了不少東西,自然想將其付出實踐。”

韓非漫不經心的道。

聞言,張開地的眼瞳驟然銳利如鷹隼,立刻警惕地說道:

“公子想學申相?要知道申相的結局可不是很好,最後還落得個人亡政息!”

“秦商君變法尚有秦孝公託底,卻也落得身死,如今這朝堂......“

未盡之言隨嘆息散入風中。

聽到這話,韓非的面色不變,聲線卻忽而低沉,說道:

“再不改,韓國沒有時間了!”

聞言,張開地也陷入了沉默。

半響,張開地深深地撥出一口濁氣,終是鬆了口,緩緩開口說道:

“罷了,若是九公子當真能尋回那十萬兩金的軍餉,老臣自當在朝堂之上力薦公子接掌司寇之職。“

話音未落,又添了句,道:

“還望公子三思而行,須知這司寇印綬雖重,卻也是燙手山芋啊。“

歷經各朝,他如何看不透韓非胸中抱負,可這韓廷看似平靜的朝局下,暗潮遠比洧水更湍急。

變法之路猶如刀尖起舞,稍有不慎便會墜入深淵。

以張家為首的百年望族根系龐雜,朝堂文官半數皆出其門;而大將軍姬無夜手握重兵權傾朝野,更兼夜幕組織暗影幢幢;

即便是看似垂拱而治的韓王安,又豈能容忍權柄旁落?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