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除了弘農,臨黃,吳川等地的受災百姓之外,還有北境關內道,瓏州,景州,寧州,慶州等地,
因北莽犯邊而流離失所的的百姓亦要安置。
如此之多的百姓都在流離失所,食不果腹。
而我等卻在此尸位素餐,因為怕擔責而畏懼不前,此對得起我等身上的責任嗎?”
劉紹侃侃而談,俊秀的臉上透露著從容不迫。
一字一句的看向周之緯。
劉御乾眼前一亮,露出一絲滿意之色。
劉紹繼續說道:“自古以來,任何的律法和規承,都不存在著絕對的完美,或多或少的伴隨著按下葫蘆浮起瓢情況。
我等能做的便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尤其是前朝教訓在前,我等更該以此為戒,而不是裹足不前。
不然那些嗷嗷待哺的百姓何以為繼?”
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甚至包括劉御乾在內都是點頭。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真理,更加不存在一勞永逸的律法。
始終都處在相對的變化之中。
今日解決了這個問題,明日便會冒出那個問題。
而他們要做的便是不斷地糾錯改錯。
“不錯,這也是朕所想的。”
就在此時,劉御乾忽然開口。
此話一出便等於是直接拍板,蓋棺定論!
百姓是必須要安置的,錢莊也必須是弄的,也絕不可能因為怕擔責便不去做!
若是要擔責,便由我劉御乾去擔責!
此話一出,包括劉紹,劉承梁等人在內都是一驚。
而劉紹心底更是升起一絲感動。
他知道,他皇爺爺此時開口,其根本的目的便是為了他背書,為了他擔責!
說到底,開設錢莊是一柄雙刃劍。
好的時候,無數人誇你英明神武,天縱之才,但不好的時候,弊端暴露的時候,便又會有無數的罵名。
而他皇爺爺此刻表態,便等於說是為他背書,為他擔責,更是對他強有力的支援!
但這句話落在周之緯,陳言之,陳懷拙,李勉等人眼中卻又是另外一層意思。
這是老皇帝對後繼之人的認可。
你放心大膽去做。
鍋我來背。
罵名我來擔!
而隨著劉御乾開口表態。
眾人基本上也知道該怎麼做了。
但對於劉紹而言,真正重要的才是接下來他要說的。
周之緯聞言,拱手拜道:“所以在此之上我提出四條建議,請諸位大人一鑑。”
“第一:明確規則
第二建立獨立的監管機構,
第三抵押借貸,確定還款期限,明確歸還日期,
第四:朝廷任何一筆從錢莊的借款,需要由戶部提交,由中樞稽核,最後再由朝廷和內閣稽核決議。
且必須需要滿足以下三點
非天災不可動用!
非亂世不可動用!
非社稷存亡之際不可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