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軒、小當家面對攝像機鏡頭,並排站在切配臺旁,面前放著做老爆三用到的新鮮裡脊、豬肝和豬腰,蔥薑蒜澱粉香油花椒油等調味調料品,以及數個大大小小的馬兜。
“接下來我們要開始做老爆三了,說起老爆三這道菜,不得不提美食圈裡的頂級紅人乾隆皇帝和慈禧老佛爺。”
“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吃了老爆三這道菜,誒,好吃,總想吃,愛吃,賜名老爆三。”
“還有一種說法是慈禧老佛爺也吃過老爆三,給這道菜取了老爆三的名兒。”
“第三種說法較為貼合實際,以前生活條件差,物資供應不足,老百姓吃不起肉,難得吃頓肉呢就希望肉多多的,油水多多的,價格低廉,爆三樣剛好滿足大家的需求,於是點的人就多了,老有人點,乾脆就叫老爆三吧。”
王師傅、黃夢盈、樂子人大哥他們輕笑出聲。
小當家聽得津津有味,讚道:“軒哥,你懂的真多呀。”
“道聽途說來的,大家圖一樂。以後拍其他菜,肯定還會說到慈禧老佛爺和乾隆皇帝,他倆真的在美食圈太有名了。”
張錦軒擺擺手,繼續說道:“老爆三這道菜最早應該是從魯地傳過來的,在天津做了本土化改良,形成今天我們常吃的老爆三。”
“天津老爆三可以粗略分成漢民版和回民版。漢民版用豬肉做,豬肉吃蒜,蒜香濃郁,爆汁紅亮,下酒下飯。”
“回民版通常用羊三樣來做,羊肉吃蔥,蔥香味要濃一點。其次回民版老爆三有點發幹,就盤底有一點點油汁,比漢民版更適合下酒。”
“今天我和小當家要做的是漢民版老爆三。”張錦軒簡單講了下老爆三的由來,偏頭問道:“小當家,準備好了嗎?”
小當家自信滿滿地回道:“準備好了。”
“那就開始吧。”
小當家如同聽到命令計程車兵,飛快拿起菜刀和豬裡脊,逆著豬肉紋理切成柳葉薄片。噹噹噹聲中,手起刀落,一塊豬肉眼看著就要被切完了。
刀功著實了得。
王師傅、孫阿姨見兒子這麼出息,臉上頓時露出欣慰和歡喜的神情。
樂子人大哥目露驚訝,心說現在的小孩厲害啊。
黃夢盈、壯壯二人心裡有點替張錦軒擔心,不由得朝他看去,卻見張錦軒氣定神閒地繞過切配臺,先到灶前燒了鍋水。
小當家餘光瞥見他的動作,奇道:“軒哥,你燒水乾嘛?”
“給肉焯水。”
小當家做了9年老爆三,頭一次聽說這道菜要給肉焯水,好心提醒道:“軒哥,天津老爆三不用焯水。”
張錦軒淡笑道:“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小當家張了張嘴,搖搖頭,切完豬裡脊,拿過一個豬腰用片的方式將其一分為二,認真去除騷腺。這玩意要是不切乾淨,騷味太重了。
有些人就不切,就好這口,就愛重口味。
燒上水,張錦軒回到原位,做法又和小當家不同了。小當家先切豬裡脊,他先切豬腰,前面的處理手法大同小異,後面截然不同。
去除了騷腺的豬腰沒像小當家那樣打腰花碼味上漿,而是放清水裡浸泡,還加入白醋和黃酒去腥騷味。
二人處理豬肉、豬肝的手法也存在差別,黃夢盈、壯壯、樂子人大哥不會做菜,看得雲裡霧裡,沉默無言,目光緊緊盯著張錦軒和小當家。
孫阿姨眼裡只有兒子小當家,王師傅不時看向張錦軒,心頭直犯嘀咕,小張到底會不會做天津老爆三啊?
他處理得太精細了,固然可以降低臟器的腥騷味,可做出來的老爆三不符合天津人的口味啊。
五個評審員,三個天津人,天津人不滿意他就輸了。
對於王師傅的疑惑,張錦軒沒有給出任何解釋,從拿起菜刀切肉之後他就不說話了,神色認真,眼神專注,不慌不忙不緊不慢地按自己的想法處理食材和製作碗汁。
哐地輕響傳來。
張錦軒微微抬頭,只見小當家已經完成所有滑油前準備,繞過切配臺,已經要開灶熱鍋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