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除了‘華生’,其他牌子,比如剛才提到的‘紅星’、‘前進’,它們的銷路如何?”秦奮繼續追問。
“那些?”孫經理不屑地撇了撇嘴,“一個月能賣個三五臺就不錯了。都是圖便宜的才買,用過就知道,跟‘華生’沒法比。三天兩頭出毛病,修起來麻煩,耽誤工夫。所以啊,小同志,做產品,還是要講究真材實料,技術過硬,不能光圖便宜,或者搞些花裡胡哨的資料唬人。”
這番話,明著是評價其他品牌,暗裡卻又像是在敲打秦奮,暗示他的“高效能資料”不靠譜。
秦奮心中冷笑一聲。他知道,這種老牌企業的優越感和對新事物的排斥,既是他們的壁壘,也可能是他們的軟肋。他們固守著過去的成功經驗,卻可能忽視了技術革新帶來的顛覆性可能。
“多謝孫經理指點,我明白了。”秦奮客氣地點了點頭,沒有再與他爭辯。他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一些資訊,也感受到了來自“老牌巨頭”的真實態度。
這種輕視,甚至可以說是鄙夷,並沒有讓秦奮氣餒,反而激起了他更強的鬥志。他深知“遠風一型”的潛力,無論是效能還是成本控制,都遠超他今天看到的這些產品。
孫經理見秦奮不再“糾纏”,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揮了揮手:“嗯,明白了就好。小劉,招呼下一位顧客。”
秦奮禮貌地告辭,走出了這家五金交電商店。陽光照在身上,他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
“華生……孫經理……”他低聲唸叨著這兩個名字,嘴角反而露出了一絲笑容,“看來,我的‘遠風一型’想要在上海灘立足,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你們這些老資格啊。”
不過,這也讓他更加確信,上海的市場巨大,而現有的產品並非完美無缺。高效能、高價效比的產品,一定有其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接下來的時間,秦奮沒有急於去推銷自己的“遠風一型”。他按照系統給出的提示和自己的記憶,仔仔細細地把BJ東路上的五金機電門市幾乎跑了個遍。
他發現,水泵的品牌確實不少,但真正能打的,除了“華生”之外,還有幾家國營大廠的老牌子,如“上海牌”、“東方紅牌”,它們的產品質量也相對可靠,只是在型號豐富度和市場推廣力度上似乎不如“華生”那麼強勢。
而那些地方小廠的產品,正如孫經理所說,普遍存在做工粗糙、效能引數虛高、或者只強調低價的問題。秦奮甚至在一些小店的角落裡,看到過一些因為質量問題被退回或者積壓的雜牌水泵,泵體鏽跡斑斑,銘牌模糊不清。
他每到一家店,都會仔細詢問各種型號水泵的效能、價格、優缺點、售後服務等情況。有些店員熱情,有些則愛答不理,但秦奮都耐心地聽著、記著。
他發現,大部分水泵的能效其實並不高,葉輪和流道設計普遍存在最佳化空間,這正是他憑藉未來知識和系統輔助所能碾壓的地方。“遠風一型”的成功,不僅僅是材料和工藝的勝利,更是設計的勝利,是水力模型的勝利。
而且,價格普遍偏高。一臺效能尚可的水泵,動輒幾百上千,對於廣大的農村市場和中小企業來說,負擔沉重。這更堅定了秦奮走高價效比路線的決心。
傍晚時分,秦奮拖著有些疲憊的身體回到小旅館。他沒有立刻休息,而是攤開筆記本,將白天收集到的資訊一一整理、歸類、分析。
“華生,主要競爭對手,品牌響,渠道廣,但價格高,技術有提升空間。”
“其他國營老牌,有一定市場,但創新不足,吃老本。”
“地方雜牌,價格低,但質量差,口碑不行。”
“市場需求旺盛,尤其是高效能、耐用且價格適中的水泵,存在巨大缺口。”
他看著筆記本上的分析,腦海中漸漸形成了一個初步的計劃。
“‘遠風一型’的效能,足以挑戰‘華生’的同級別產品,甚至超越。成本上,我們有絕對優勢。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讓市場認可我們的產品,如何打破這些老牌子建立起來的信任壁壘。”
那個孫經理輕蔑的眼神和話語再次浮現在他腦海。
“輕視嗎?也好。正是因為你們的輕視和固步自封,才給了我們這些後來者機會。”秦奮握了握拳,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遠風’要吹遍大江南北,上海灘,只是第一站。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他知道,單憑一份技術資料去說服那些老油條是不可能的。他需要一個機會,一個能讓“遠風一型”的強勁水流,像在秦家小院那樣,實實在在地衝擊那些質疑者、輕視者心靈的機會。
這個機會,得自己創造!
夜色漸深,秦奮躺在小旅館吱呀作響的硬板床上,卻毫無睡意。
“明天,去南京東路商業區看看,再瞭解一下民用小型泵的市場。然後,得想辦法,找個地方,讓我的‘遠風一型’真正亮個相!”他心中暗暗打定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