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身,走到苗主任桌前,身體微微前傾,眼神誠懇:“苗主任,咱們鳳棲縣發展,最終還是靠這些實體企業。紅星廠不是亂來,咱們真是在提前保障生產能力,保障將來的供給!這不光是企業的生死存亡,往大了說,也是為將來穩定市場、恢復生產貢獻力量!您是行家,您看現在這物價,將來要是工業真停了,那才叫可怕!”
苗主任全程沒有打斷,只是眼神複雜地看著王奎山。他當然知道工業停滯的可怕後果,也明白原材料的重要性。只是,紅星廠這種幾乎傾家蕩產式的“豪賭”,還是超出了他常規的認知範圍。他沉思片刻,手指敲擊著桌面。
“王廠長,你說的這些,我聽進去了。”苗主任緩緩開口,“秦廠長這個思路…很大膽,確實很大膽。但風險也真是巨大。”
他沒有立刻鬆口,也沒有立刻催貸。這本身就是一種態度的軟化。
“這樣吧,你們廠的實際情況,我回去重新評估一下。特別是HS-3專案,技術方面進展如何?有沒有具體的生產計劃?有了材料,能不能真的快速形成產能?這些,我需要更詳細的資料。”苗主任說道,“不過,短期內,只要你們能確保正常運轉,保證員工情緒穩定,我們…可以緩一緩,看看情況。”
他給了王奎山一個“可以談”的態度,但沒有給出任何承諾,尤其是資金上的支援。這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秦奮的“最大的政治”牌,加上王奎山本人的誠懇和紅星廠一貫的信譽,總算沒有讓銀行立刻釜底抽薪。王奎山知道,這只是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視窗。
回到廠裡,王奎山將情況彙報給了秦奮。秦奮聽後,臉上沒有喜悅,也沒有失望,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
“行,有時間就好。”他說道,“老王,財務這邊繼續咬牙撐住,優先保障工資,其他費用能省則省。老劉,把倉庫材料盤點清楚,分門別類,建立臺賬,尤其把HS-3專案急需的那些特種材料標識出來,嚴加看管,誰碰誰負責!”
“李大柱,你們技術團隊,現在有了材料,給我卯足勁攻克HS-3的最後難關!爭分奪秒!咱們能不能在風暴後第一時間抓住機會,就看你們的速度和質量了!”秦奮看向李大柱,眼神格外銳利。
李大柱感受到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壓力,重重地點頭:“秦廠長放心!技術團隊全員無休!有了這些材料,我們一定把HS-3給您拿下來!”
廠房裡,機器的轟鳴聲相比過去幾個月收購裝置時的熱鬧顯得有些低沉,但也沒有完全停滯。一些維護性生產和少量現有訂單還在進行,加上緊張的HS-3專案攻關,使得廠區內依然保持著一種忙碌感。
巨大的料堆旁,負責看庫的老工人張大爺一邊巡視,一邊嘴裡唸叨:“四十萬啊...要是沒秦廠長這番話,我真是睡不著覺...現在想想,外面搶米麵,咱們搶能做米麵機器的材料?好像...好像有點道理?”他的眼神從先前的疑惑,變得有點複雜,似乎在重新衡量這堆“鐵疙瘩”的分量。
茶水間裡的議論聲依然存在,但除了最初的擔憂,開始摻雜一些新的聲音。
“聽說隔壁縣的機械廠,發不出來工資了,說是上頭不給批原材料。”
“是啊,我表弟他們在市裡跑運輸,都說現在鋼材、水泥這些,有錢都難買,就算買著,價格一天一個價,不敢囤。”
“咱們廠這堆東西...是不是還好點?至少能生產?”
恐慌的潮水沒有退去,反而愈演愈烈,外面世界的混亂,反而成了紅星廠這場“逆勢而行”的最好註腳。秦奮囤積的四十萬元原材料,在這個愈發嚴峻的大環境下,不再是簡單的資金佔用,而是在所有人都失去方向時,紅星廠手裡唯一的“船票”和“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