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1980

第61章 節電百分之二十!

朝陽為鏖戰了近七十二小時的紅星廠注塑車間鍍上了一層象徵勝利的金色。空氣中瀰漫著汗水、機油、泡麵以及成功的特殊氣息,所有人的神經在極度的亢奮後,終於有了一絲鬆弛的跡象,但眼中那璀璨的光芒,卻比窗外的晨曦更加耀眼。

秦奮洪亮的聲音在車間內迴盪,每一個字都像是砸在眾人的心坎上,激起層層漣漪:“同志們,我們成功了!我們靠自己的雙手,解開了這兩大新材料的‘引數之謎’!從今天起,這兩款頂尖材料,將真正成為我們紅星廠手中克敵制勝的王牌!”

“喔——!!”又一陣壓抑不住的歡呼聲響起,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持久,都要熱烈。李大柱和劉栓柱這兩個壯漢,此刻也顧不得什麼形象,眼眶通紅,互相捶著對方的肩膀,發出嘿嘿的傻笑。孫師傅和他那幾個平日裡不苟言淺笑的徒弟,此刻也咧著嘴,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花。

張巧玲和王小虎站在秦奮身邊,臉上是如釋重負的喜悅和難以言喻的自豪。尤其是王小虎,他感覺自己這兩天兩夜沒白熬,那些困擾了他許久的難題,在秦廠長那近乎神蹟的指導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竟然真的被攻克了!他手中的那根乳白色樣條,在晨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不再是一塊冰冷的塑膠,而是凝聚了智慧與汗水的勳章。

“巧玲,小虎,”秦奮的目光轉向兩位年輕的技術核心,聲音中帶著一絲欣慰的沙啞,“你們材料實驗室和你們個人的努力,是這次成功的基石。沒有你們對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和前期大量的基礎研究,我們就算有再好的裝置,再精妙的思路,也是無源之水。”

張巧玲用力地點點頭,激動地說道:“秦廠長,主要是您的方向指引得對!特別是玻纖增強PP,您提出的‘分段控溫、高速高壓短保壓’的思路,簡直是神來之筆!還有小虎這個低溫增韌PP,您對模具溫度和冷卻速度的精準判斷,是最後的臨門一腳!”

王小虎也補充道:“是啊,秦廠長,您對POE彈性體特性的把握,比我自己研究得還要透徹。您腦海中的知識儲備,太驚人了!”他差點把秦奮那個神秘的“工業圖譜”說漏嘴,好在及時改口。

秦奮微微一笑,他知道系統在其中扮演了何等重要的角色。但正如他一直強調的,系統是導航儀,最終開船的還是人。沒有團隊的執行力,沒有大家不眠不休的韌勁,再好的圖譜也只是紙上談兵。

“好了,互相吹捧的話就到此為止。”秦奮擺擺手,神情重新嚴肅起來,“暫時的成功,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現在,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將這兩組‘黃金引數’——不,是‘金色引數’,徹底固化下來,形成我們紅星廠獨有的、標準化的工藝檔案!”

他加重了語氣:“我稱之為‘金色引數’,因為它們不僅僅代表著一組資料,更代表著我們紅星廠攻堅克難的金色記憶,是我們未來創造金色價值的基石!這個過程,不允許有任何一絲一毫的馬虎!”

“孫師傅!”秦奮轉向一旁的孫師傅。

“到!”孫師傅立正,聲音洪亮,全然不像一個熬了幾個通宵的人。

“你立刻組織人手,再進行至少五模的連續穩定生產測試。每一模的引數——從炮筒溫度、模具溫度、注射壓力、注射速度、保壓時間、冷卻時間,到開模、頂出,每一個細節,都要嚴格按照我們最後成功的設定來!同時,王小虎,你和張巧玲負責對這五模產品進行即時抽檢和後續的全效能複測,確保產品效能的穩定性和一致性!”

“是!”孫師傅和王小虎、張巧玲齊聲應道。

注塑車間再次忙碌起來,但與之前的緊張探索不同,此刻的忙碌帶著一種胸有成竹的從容和精確複製的嚴謹。PID溫控模組上的數字穩定地跳動在既定值,注射機的每一個動作都如同經過精密編排的舞蹈。

秦奮並沒有閒著,他拿過王小虎那本已經寫得密密麻麻的實驗記錄本,又從張巧玲那裡要來了玻纖增強PP的除錯記錄,開始逐條梳理。

他的大腦中,那幅“工業圖譜”再次高速運轉。這一次,它不再是進行模擬和預測,而是在“回放”和“校驗”。系統將每一次成功的試模引數與秦奮輸入的材料本構模型、裝置特性進行反向擬合,自動生成了一份堪稱完美的“工藝引數最佳化報告”和“生產過程控制要點”。

這份報告不僅詳細列出了最佳引數值,更重要的是,它給出了每個引數的合理波動範圍,以及超出這個範圍可能導致的缺陷型別和機率。甚至,它還根據現有的紅星廠注塑機老化程度、感測器精度等因素,給出了一些針對性的補償建議和日常維護重點。

“小虎,你過來看。”秦奮招呼王小虎,“這是我根據剛才的實驗資料,整理的一份工藝控制卡(SOP)初稿。你看看,特別是裡面提到的幾個關鍵控制點和允許的工藝視窗。”

王小虎接過秦奮手寫的幾頁紙,越看眼睛越亮。秦奮給出的這份初稿,其詳盡程度、邏輯的嚴密性以及對潛在問題的預判,遠超他之前接觸過的任何工藝檔案。其中一些細節,比如針對螺桿特定區域磨損可能導致的剪下熱不均問題提出的預調整建議,簡直是匪夷所思的精準。

“秦廠長……這,這太完美了!”王小虎驚歎道,“特別是這個‘POE彈性體分散均勻度與冷卻速率的耦合效應分析’,簡直把我想表達但又沒能完全理清的思路,提升到了理論高度!”

秦奮點點頭:“這只是初稿。你們要結合實際生產中的觀察,不斷完善。我們的目標是,讓任何一個經過培訓的合格操作工,拿著這份SOP,都能穩定生產出合格的高效能樣條,乃至未來的正式產品。”

很快,孫師傅那邊連續五模的穩定生產測試完成。每一模的樣條,從外觀品相到內部質量,都與之前那“驚豔一槍”的樣條別無二致。張巧玲和王小虎的快速檢測結果也表明,效能高度一致。

“成功了!秦廠長,完全穩定!”孫師傅擦了擦額頭的汗,激動地彙報。

“好!”秦奮緊握的拳頭終於鬆開,“現在,組織人手,將這兩套材料的所有除錯記錄、測試資料、SOP草案,進行最規範的整理歸檔!每一份檔案,都要有日期,有負責人簽字。從今天起,我們要建立紅星廠最核心的技術檔案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