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1980

第60章 最後的測試

夜,早已深沉。注塑車間內卻亮如白晝,機器的轟鳴與人聲交織,驅散了深夜的寒意與困頓。

張巧玲帶著那套承載著期望的玻纖增強PP樣條,腳步匆匆地奔赴材料實驗室。她的背影消失在車間門口,留下了一室略帶興奮和疲憊的空氣。第一個“引數之謎”初步解開,讓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但神經依舊緊繃。

秦奮的目光從門口收回,轉向略顯緊張的王小虎:“小虎,到你了。把你的超低溫增韌PP的特性,再詳細說說。我們一鼓作氣,把這塊硬骨頭也啃下來!”

有了玻纖增強PP的成功經驗,團隊計程車氣高漲了不少。但王小虎的材料,特性截然不同,這意味著又是一場全新的攻堅戰。

“秦廠長,”王小虎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著心情,“我的低溫增韌PP,關鍵在於POE彈性體的分散和介面結合。POE對剪下熱和高溫都非常敏感,溫度過高,彈性體顆粒容易降解,失去增韌效果;溫度過低,則熔體粘度上來了,流動性不足,且彈性體分散不均。我們初步估算的加工溫度區間是190℃到220℃,但這只是理論。實際的注射壓力、速度、模具溫度,特別是冷卻速度和均勻性,對最終的低溫衝擊效能影響巨大。”

秦奮點點頭,他深知這種彈性體改性材料的“嬌貴”。普通的衝擊改性,只要材料不斷裂就行,但紅星廠的目標是零下三十度,甚至更低溫度下的高衝擊強度,這對工藝的精細化控制提出了變態級別的要求。

“孫師傅,換料!徹底清理炮筒和螺桿,確保沒有上一鍋料的殘留。”秦奮果斷下令,“我們的目標是零汙染,零差錯。”

孫師傅帶著機修組的師傅們立刻行動起來。拆卸、清理、檢查、再組裝,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苟。先前除錯玻纖增強PP時,螺桿和炮筒內壁不可避免地會有些許磨損和殘留,對於這種對純淨度要求極高的材料,任何雜質都可能成為效能的致命缺陷。

清理工作就花了一個多小時。當王小虎那乳白色的、泛著柔和光澤的低溫增韌PP粒子被小心翼翼地倒入乾燥料斗時,已經是午夜時分。

“按照小虎的建議,炮筒溫度從一區到噴嘴,我們先設定:185℃,195℃,210℃,噴嘴210℃。模具溫度,暫時控制在40℃。”秦奮看著PID溫控模組上跳動的數字,冷靜地佈置著。

第一次試射,結果並不意外——欠注嚴重,樣條形態不完整,表面還有明顯的冷料斑。

“意料之中。”秦奮拿起殘次品,對著燈光仔細觀察,“POE的加入雖然提高了熔融指數,但在低溫段,其粘彈性行為複雜,流動性比預想的要差一些。而且,這種材料對剪下速率的敏感性,可能比我們估計的更高。”

王小虎的筆記本上飛快地記錄著:“熔體溫度偏低,流動性不足。建議適當提高炮筒溫度,同時增加註射壓力和速度。”

“同意。”秦奮道,“下一模,炮筒溫度整體提高5℃,注射壓力提高15%,注射速度提高兩檔。注意觀察熔體從噴嘴溢位的狀態,判斷是否有降解跡象。”

時間,在一次次的試模、記錄、分析、調整中悄然流逝。

夜空中疏星漸隱,東方泛起魚肚白。車間裡的人們,眼眶或多或少都有些發紅,但精神依舊高度集中。泡麵、饅頭、鹹菜,就是他們的“戰鬥補給”。

當第一縷晨曦透過佈滿油汙的窗欞照進車間時,他們已經連續奮戰了超過十個小時。王小虎的材料,比張巧玲的玻纖增強PP更難“伺候”。

溫度稍高,樣條表面就會出現肉眼可見的黃變,甚至有細微的焦糊味——POE彈性體開始降解了。而降解的彈性體,不但失去了增韌作用,反而會成為材料的缺陷點,嚴重影響衝擊效能。

溫度稍低,流動性又上不來,製品填充不足,或者內部產生巨大的殘餘應力,導致翹曲變形。

注射速度和壓力,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速度太快,剪下過大,容易產生過多的剪下熱,導致區域性過熱降解;速度太慢,又怕熔體在模腔內過早冷卻,影響填充和熔接痕強度。

“秦廠長,這料太‘賊’了!”李大柱揉著酸脹的眼睛,忍不住說道,“引數視窗太窄了,稍微偏一點就不行。”

秦奮拍了拍他的肩膀,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卻依舊沉穩有力:“越是難啃的骨頭,啃下來才越有價值。想想我們的‘特種彈藥’,如果隨隨便便就能搞定,那還叫什麼頂尖貨色?”

他轉向孫師傅:“孫師傅,模具的排氣槽再檢查一遍,確保通暢。這種材料在充模過程中,如果排氣不暢,困氣會導致注射困難,甚至燒焦製品。”

孫師傅立刻帶人仔細檢查模具,並用細銅刷清理了排氣槽。

上午九點多,張巧玲帶著一臉掩飾不住的興奮,一陣風似的衝進了注塑車間。

“秦廠長!好訊息!天大的好訊息!”她手裡緊緊攥著幾張測試報告,因為跑得急,額頭上滲著細密的汗珠。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去。

“我們的玻纖增強PP樣條,拉伸強度平均值達到了108兆帕!彎曲模量5.6吉帕!衝擊強度也非常好!”張巧玲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這個資料,已經完全達到了我們最初的設計指標,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超出!”

“譁——!”車間裡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歡呼和掌聲。連續奮戰的疲憊,彷彿在這一刻被這喜訊一掃而空。

秦奮接過報告,逐項仔細看著,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巧玲,你們材料實驗室功不可沒!這個效能,在國內絕對是頂尖水平了!”

他揚了揚手中的報告:“同志們,看到了嗎?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們紅星廠,也能造出這樣的高效能材料!現在,就等小虎這邊再傳佳音了!”

玻纖增強PP的成功,像一針強心劑,注入了每一個人的心中。短暫的慶祝後,大家的注意力再次聚焦到王小虎的低溫增韌PP上。

“壓力不能太大,”秦奮看著新打出的一模帶有輕微飛邊的樣條,眉頭微蹙,“POE的熔體強度相對較低,壓力過高容易產生飛邊,而且過大的剪下應力也可能破壞彈性體的網路結構。”

他的大腦中,那幅神秘的“工業圖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著。系統雖然不能直接給出所有未知材料的“黃金引數”,但它能基於秦奮輸入的材料特性、裝置引數和每一次的試模結果,進行復雜的流變學模擬和熱力學分析,不斷修正理論模型,給出更精確的最佳化方向建議。這就像一個超級智慧的“試錯導航儀”,能大大縮短摸索過程。

“小虎,你之前提到POE對溫度敏感,有沒有考慮過模具溫度對冷卻速度的影響?”秦奮問道,“對於半結晶聚合物,冷卻速度直接影響結晶形態和球晶尺寸,這對於低溫韌性的影響至關重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