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1980

第62章 李工的徹底信服

新的一天,紅星廠注塑車間的空氣中依舊殘留著昨日鏖戰後的餘溫和淡淡的泡麵香。但與之前的亢奮不同,此刻,一種更為沉靜、更為專注的氣息在瀰漫。

秦奮的指令如同精確的齒輪,帶動著整個團隊高效運轉。

孫師傅正帶著機修組的幾個老師傅,圍著那臺立下汗馬功勞的注塑機,進行著細緻入微的保養。螺桿被小心翼翼地拆卸下來,炮筒內部也用特製的工具清理著,每一個軸承都重新加註了潤滑油。機器的轟鳴暫時歇止,取而代之的是工具碰撞的清脆聲和老師傅們偶爾的低聲交流。他們知道,這臺“功臣”即將承擔更繁重的任務,必須讓它恢復到最佳狀態。

材料實驗室內,張巧玲和王小虎則各自帶領著自己的小團隊,一絲不苟地整理著堆積如山的實驗資料和記錄。每一頁紙張,每一個數字,都凝聚著過去七十二小時不眠不休的心血。“金色引數”雖然已經找到,但將其轉化為標準化的工藝檔案,確保其科學性、嚴謹性和可操作性,同樣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小虎,這份低溫增韌PP的SOP草案,關於模具預熱階段的升溫曲線和保溫時間,我覺得還可以再細化一下。考慮到我們廠現有模溫機的功率和響應速度,設定一個更明確的梯度升溫方案,可能會減少預熱時間和能耗,同時保證模具型腔溫度的均勻性。”張巧玲指著王小虎草擬的檔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王小虎聞言,立刻湊了過來,眉頭微蹙思索著:“玲姐說得對。我之前主要考慮的是達到目標溫度,忽略了過程控制的最佳化。秦廠長強調過,SOP不僅要能用,還要好用,更要高效。我馬上修改。”他眼中閃爍著對技術精益求精的光芒,絲毫沒有因為連續熬夜而有所懈怠。

另一邊,李大柱和劉栓柱這兩個生產一線的“哼哈二將”,正拿著秦奮親手批註過的兩份SOP草案,組織著車間的操作工和技術員進行學習。

“都聽好了啊!這是秦廠長親自盯出來的‘金色引數’,以後咱們生產這兩款新料,就得嚴格按照這上面的來,一個數字都不能錯!”李大柱嗓門洪亮,指著SOP上的關鍵引數,逐條講解,“特別是這個玻纖增強PP,炮筒溫度分了五段,每段的溫度都給得死死的,還有這個注射速度和壓力,跟咱們以前搞普通PP那可不是一個路數!”

劉栓柱則更側重於實際操作中的注意事項:“還有小虎他們那個低溫料,對模具溫度特別敏感。開機前模具預熱時間一定要夠,生產過程中冷卻水流量要穩定,不然產品韌性出不來,一掰就斷,那咱們這幾天的功夫可就白費了!”

工人們圍成一圈,聽得聚精會神。他們親眼見證了這兩款新材料攻關的艱難與成功,心中早已對秦廠長佩服得五體投地。此刻學習新的操作規程,自然是格外認真。他們知道,掌握了這些,就等於掌握了廠裡的核心技術,未來生產出來的,可是能給廠子帶來大利潤的“金疙瘩”。

秦奮並沒有過多幹涉各小組的具體工作,他相信自己的團隊。此刻,他正坐在車間角落一張臨時搬來的辦公桌前,面前攤開的是兩份剛剛整理完畢的材料成本核算表。

他左手邊是《玻纖增強聚丙烯(GF-PP/HS-01)成本分析報告(初稿)》,右手邊是《超低溫增韌聚丙烯(LT-PP/HS-02)成本分析報告(初稿)》。

這兩份報告,是張巧玲和王小虎根據最新固化的“金色引數”、原材料採購價格、裝置折舊、能耗以及預估的生產效率,連夜趕製出來的。

秦奮的目光在數字間快速移動,大腦中的“工業圖譜”系統也在高速運轉,對每一個資料進行校驗和最佳化。

“嗯,不錯。”他首先看向玻纖增強PP的成本。由於採用了國產PP基料,並透過精準的玻纖含量控制和助劑配比,再加上最佳化的注塑工藝,使得HS-01的綜合成本,比之前實驗室小批次試製時,又下降了約15%。

而超低溫增韌PP(LT-PP/HS-02),由於核心的POE彈性體增韌劑目前仍需外購,且價格不菲,其成本依舊偏高。但即便如此,透過秦奮提供的最佳化配方和工藝引數,也已經比他們最初預估的成本降低了近20%,並且關鍵的低溫衝擊效能遠超預期。

“玲姐,小虎,你們過來一下。”秦奮招了招手。

張巧玲和王小虎放下手中的工作,快步走了過來。

“你們看,”秦奮指著兩份報告,“HS-01的成本控制得非常好。按照這個成本,我們未來生產結構件產品,在市場上將有極強的競爭力。即便是對標那些進口的玻纖增強料,我們也有至少30%的價格優勢,效能卻不遑多讓,甚至在某些指標上還要超出。”

張巧玲聽得喜上眉梢:“太好了!秦廠長,這主要還是您的配方思路和工藝指導精準。我們只是做了些細化工作。”

秦奮微微一笑,又轉向HS-02的報告:“小虎,這款低溫料,目前最大的成本壓力還是在POE彈性體上。不過,即使是現在的成本,對比市面上那些需要從日島或者歐美進口的同級別超低溫增韌PP,我們依然有價格優勢,而且效能上,尤其是低溫下的衝擊強度和韌性保持率,我有信心說,我們是頂尖的。”

王小虎用力點頭:“是的,秦廠長!我查過相關資料,能在零下三十度甚至更低溫度下保持如此高衝擊強度的PP材料,國際上也不多見,價格更是高得離譜。我們這款LT-PP/HS-02,絕對是填補了國內空白,甚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秦奮的食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著,眼中閃爍著深邃的光芒:“這兩款材料,尤其是它們的成本優勢,將是我們紅星廠撬動高階市場,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和價格壁壘的殺手鐧。”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銳利:“還記得我們之前遇到的‘卡脖子’問題嗎?一些高效能改性塑膠,要麼買不到,要麼價格高到我們根本用不起。那些日島國的供應商,仗著技術優勢,可沒少給我們臉色看。”

張巧玲和王小虎神色一凜,他們當然記得。幾個月前,廠裡嘗試開發一款出口需求的高階工具箱,需要一種耐衝擊、耐低溫的特殊PP材料。他們聯絡了多家國內供應商,都無法滿足要求。最後輾轉找到一家日島“東洋化工”的代理商,對方報出的價格簡直是天文數字,而且姿態傲慢,愛理不理,那份憋屈感,他們至今記憶猶新。

就在這時,車間門口傳來一陣喧譁。

老黃行色匆匆地走了進來,臉上帶著一絲古怪的表情:“秦廠長,外面……外面來了幾個人,說是日島東洋化工株式會社的,他們的華夏區銷售代表,叫什麼山本的,要見您。”

“哦?”秦奮眉毛一挑,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說曹操,曹操就到。有意思。”

他看向張巧玲和王小虎:“走,一起去會會他們。正好,讓他們也‘品鑑品鑑’我們紅星廠的‘新成果’。”

……

紅星廠的會客室裡,氣氛有些微妙的緊張。

三位西裝革履、神色倨傲的日本人,正襟危坐。為首的是一個五十歲上下的中年人,頭髮梳得一絲不苟,鷹鉤鼻,薄嘴唇,正是東洋化工華夏區首席代表山本宏。他身邊坐著兩位年輕一些的助手,一個叫田中,一個叫井上,都帶著職業性的微笑,但眼神深處卻透著不易察覺的審視。

在他們對面,秦奮氣定神閒地坐著,張巧玲和王小虎則分別坐在他的兩側。

“秦廠長,久仰大名。”山本宏率先開口,語氣雖然客氣,但那股子居高臨下的意味卻怎麼也掩飾不住,“我們這次來,主要是想和貴廠談一談關於高效能聚丙烯材料的供應合作事宜。據我們瞭解,貴廠在一些新產品開發上,對這類材料有迫切需求。”

他頓了頓,似乎在等待秦奮的回應,或者說,等待秦奮露出“求購者”的急切。

秦奮端起面前的搪瓷茶杯,輕輕呷了一口,不緊不慢地說道:“山本先生客氣了。紅星廠確實在不斷尋求技術突破和產品升級,對高效能材料的需求也一直存在。不過……”

他話鋒一轉,目光變得銳利起來:“關於高效能聚丙烯材料,我們紅星廠最近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突破。可能,我們對東洋化工的產品,需求已經不那麼迫切了。”

山本宏和他身邊的田中、井上幾乎同時愣了一下。

山本宏眉頭微皺:“秦廠長此話何意?據我所知,在玻纖增強PP和超低溫增韌PP領域,尤其是在一些關鍵效能指標上,我們東洋化工的產品,在國際上也是領先的。貴廠想要自主研發並達到同等水平,恐怕並非易事,需要投入巨大的時間和資金成本。”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顯然不相信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鄉鎮小廠能有什麼實質性的突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